2010年8月19日,鄔承業突然雙手沒力氣,鄔君梅緊急將他送進靜安中心醫院。醫生檢查後,說鄔承業血壓很高,再次中風。肺部感染,必須馬上輸液搶救,然而不久,鄔承業在醫院第三次中風,這一次,他徹底失去了說話能力。醫生告訴鄔君梅,鄔承業現在的狀態,隻有心髒還在跳動,也有呼吸,但是沒有任何的意識和自理能力,隨時可能腦死亡。鄔君梅聽後,心如刀絞,她怎麼也不敢相信,一直硬朗堅強的爸爸,隨時會離開她。她摸著《建國大業》的碟片,放在爸爸的床頭,哽咽難言:“爸爸,你醒醒啊,你醒過來,我陪著您一起看。”
看到父親無聲無息躺在那裏,鄔君梅心痛不已,每天早晨,她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醫院,不停地對著父親說話,工作上的、自己的心情,兒時的記憶,她曾在網上看過,如果家屬不斷去刺激處於昏迷狀態的大腦神經,沒準哪天還會醒過來……
朱曼芳看到後,傷感地說:“你爸這病,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好,就硬生生的這麼拖累你,他要是知道,心裏肯定也會不安的。”鄔君梅安慰媽媽說:“我覺得現在這樣挺好,至少我還有爸爸,我還能每天去看他,喊他一聲,我至少還是一個父母雙全的幸福孩子。”
拽住爸爸生命的艱難歲月 海角天涯有你才有家
鄔君梅買了兩盆爸爸以前最喜歡的茉莉花放在病房裏,細心伺候,每天,她都會站在茉莉花前,給它們澆水,眼巴巴地盼著花開,因為以前,每到茉莉開花時,鄔承業都會非常開心地拿過茶葉,將摘下來的花灑在茶葉上,蓋上蓋子,過一個晚上再打開,沏一壺茶,滿杯都是茉莉的清香……她多希望,這清香的味道,能喚醒沉睡的爸爸,讓他明白一顆遲到的女兒心,在等著他醒來。
每天清早,鄔君梅就起床做飯,把食物和水果分別放到食品料理機裏攪碎,再一點點地通過流食管喂給父親。鄔君梅向醫生了解到營養不足會加速病人髒器衰竭,就變著法兒給爸爸調配營養,每天的食物都不一樣,有益氣補血的人參、也有寧神的枸杞……
喂完早餐然後為父親換洗、翻身、做按摩。經常曬太陽,接觸外界的環境,可以促使病人蘇醒,於是,鄔君梅推掉了許多片約,經常推著父親出去走走。
一天,鄔君梅握著父親的手,放在自己的臉頰上輕輕摩挲著。回憶往事,她哽咽地說:“爸爸你還記得嗎,有一年奧斯卡生日,你曾上來邀請我一起跳交誼舞。可當時,我忙於招待朋友,就讓你再等等,你就一直坐在那裏等,可一直等到宴會結束了,我也沒跟您跳成,爸爸,您起來,給我一個機會,我願意天天陪您跳舞……”
說著說著,鄔君梅趴在父親的床邊,輕聲啜泣起來,這麼多年來,她一直都在忙碌,對父母提出的要求,能應付就應付,因為在她心裏,一直覺得有的是機會和他們在一起,可直到父親毫無知覺地躺在這裏,她才驚覺,原來真正的盡孝,就是多抽一點時間留在他們身邊,有首歌不是唱過麼: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圖個團團圓圓。可是,當她真正懂得這個道理時,老天卻沒給她多少機會。
突然,鄔君梅感覺到爸爸的手指輕輕動了一下,一行清淚從眼角流了出來,鄔君梅歡呼著跑出房,激動地對醫生喊道:“快來看,我爸爸有反應了!”然而,醫生看過後鄔承業的情況後,告訴鄔君梅,流淚,隻是患者的一種應激反應,以鄔承業的情況,醒過來的可能性很小,醫生的話,再次讓鄔君梅深感失望。
鄔君梅失望地回到家,抱著媽媽痛哭失聲,朱曼芳拍著女兒的肩安慰道:“孩子,別難過,你盡力了,爸爸知道,他堅持到現在沒走,就是舍不得我們,我們都是盡人力,聽天命吧。”
2010年鄔君梅榮獲紐約DK“世界靈感女性”大獎?,2011年榮獲《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2011年鄔君梅受邀出席上海電影節開幕式。當她一身珠光寶氣,在耀眼的鎂光燈下優雅地走完紅地毯後,她突然感覺到不真實。開幕式一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飛奔去醫院看望爸爸。陪在爸爸身邊,緊緊握著爸爸的手,靜靜地呆半個小時,鄔君梅這才覺得心裏踏實。年輕時,能參加電影節或者拍時裝大片,受萬眾矚目才覺得是最耀眼的時刻,走在路上都會飄起來,鄔君梅以為這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直到父親生病後,鄔君梅和家人呆在一起,彼此扶攜,發現這才是生活的本真,對生命也有了一種新的感悟。
2010年11月20日,鄔君梅的爺爺過世,鄔君梅忽然有種害怕再失去的感覺,他和丈夫開始做慈善基金,成立了“鄔君梅和她的朋友慈善基金會",開展品酒會、高爾夫球賽,募集資金去幫助有需要的婦女和孩子,她相信,老天會保佑好心的人,隻要爸爸能醒過來,她什麼都願意做。
當采訪結束時,鄔君梅對記者說:“我希望借貴刊轉告天下兒女,盡孝要趁早,我爸爸第一次中風時69歲,他和我媽有綠卡,本來可以安享晚年,想去哪兒旅遊就能去哪兒旅遊,我爸爸也很愛小孩,本來可以含飴弄孫,現在就這麼一下子倒下了,我一直都深深的自責,現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回歸一個女兒的本色,像小時候父親照顧我那樣照顧父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