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4歲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讓秦茂華夫妻淚流滿麵。一轉身,李秀華就對丈夫說:“我受不了了,得將兒子接回去。我什麼都不顧了,馬上就得接他回去。我要好好彌補這些年虧欠他的愛。”
秦茂華的內心何嚐不是如此。思來考去,他決定接受了妻子的要求,在兒子新學期開始前,將他接回武勝讀書。這以後,秦茂華天天都在思索如說服兒子過來,以及過來後如何向外界、對女兒解釋他的到來。兩口子幾經商議,最後達成了如下方案:和羅國章夫婦統一口徑,讓羅國章稱自己得了重病,無力供他讀書,所以讓他去“幹爹幹媽”家住,隻為給他更好的人生;對外界和女兒,則“如實相告”,直接將羅華的“淒苦身世”搬出來。這樣,他做為一個政府官員,做出這樣的善事,也合情合理。
打定主意後,2011年8月底,秦茂華夫婦去西安接兒子。羅洋原本很猶豫,但是經不住幹爹幹媽和養父母的輪番落淚勸說,最後還是答應了。9月開校後,他們通過關係,順利將羅洋送到了當地最好的中學讀初三。此時,秦茂華的大女兒秦悅念高一。
在外“流亡”了14年的親生兒子終於回家了,秦茂華和李秀文自然覺得虧欠他的太多了,對他百般寵愛,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最好的東西全部都給他。而且秦茂華對羅洋寄予了無限的期望,希望他能迅速地按他們的標準成長。就連年老的秦茂華母親,也多次上門來看望這個素未蒙麵的孫子,一家人巴不得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羅洋身上。
就在全家人的目光都投在羅洋身上時,他們絲毫沒有感到有一雙冰冷的眼睛,也在打量著羅洋。那就是秦悅。
在羅洋沒有回來的這十六年間,像世上所有的獨生女孩一樣,秦悅同樣受到了來自父母全部的愛。可如今,一個叫羅洋的男孩突然出現在了家裏,搶走了她的光芒和父母的愛,她如何能受得了。
秦悅傷心地發現,父母真的變了:以前媽媽很關心自己,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給自己留著,自己有什麼心裏話都會跟媽媽說;以前,爸爸會帶自己出去玩,會在叔叔阿姨們麵前驕傲的說“這是我們家的小公主”……但是自從羅洋來了之後,爸媽似乎就把自己忘記了,類似的話隻對羅洋說了。
高中的學業很繁忙,有一天下晚自習回到家中,秦悅看到桌子上有好吃的食物,剛想伸手去拿,不想媽媽卻急忙衝出來:“悅悅你別動,這是弟弟愛吃的。”
秦悅平時有些話想對爸爸說,爸爸總說自己沒有時間,而她分明看到,爸爸常常在羅洋的房間裏,一聊就是一整晚。還有,平時不大愛來的奶奶,現在也總是出現在家裏,秦悅從小就感受得到,奶奶對自己不是那麼疼愛,但是奶奶卻對這個剛來家不久的弟弟羅洋,總是疼愛非常……這到底是為什麼?
秦茂華和李秀文夫妻並沒有察覺到女兒的變化,他們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彌補虧欠兒子的行動中去。在他們看來,女兒享受了16年的天倫之樂,兒子吃了14年的苦,他們這樣做完全是應該的。
單純的心靈讀不懂大人世界,骨肉相殘何苦痛
秦悅越來越敏感。她開始覺得父母不愛她了,她在這個家裏是多餘的了。不愛的理由就是自己是個女兒,即使是親生的女兒,也比不上認領的非血緣義子。這種錯誤的理解,一旦產生就迅速在她的心底紮了根。在和羅洋的相處過程中,也變得像隻憤怒的小獅子,一點就著,經常和羅洋起衝突。而爸爸媽媽在麵對自己和羅洋的衝突時,總是偏向於羅洋那邊,不管自己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都是自己的錯。
看到女兒和兒子相處如此不融洽,秦茂華和李秀文很著急。李秀文提議把真相告訴兩個孩子,讓他們明白是親姐弟。但是秦茂華堅持反對:“你瘋了。這時告訴兩個孩子,對他們都是傷害!女兒會接受不了我們在有了她之後還處心積慮去生兒子;兒子也會接受不了我們把他遺棄的殘忍!再說,一旦孩子們嘴巴不嚴說出去,我這局長就別當了。”丈夫說得有道理,李秀文從此不敢再提這樣愚蠢的要求。
就在父母焦慮不安的時候,女兒卻添亂了。一天,老師打電話跟秦茂華,說最近秦悅成績下滑厲害,性情大變。當晚,秦茂華對女兒批評道:“悅悅,你怎麼回事?怎麼成績下滑不說。你看洋洋,才來新學校沒多久,成績就迅速上去了。”
秦茂華的本意顯然是想激勵女兒,沒想到卻進一步傷害了女兒的自尊:“羅洋不是我的弟弟,我跟他沒關係!請你以後別拿我同他比。”
秦茂華原本想拂袖而去,卻冷不丁看到了門外的羅洋。他料定羅洋聽到了秦悅的話,為了維護羅洋的尊嚴,他一狠心,打了女兒一耳光:“我給說過多少遍了,讓你好好和洋洋相處!”
秦悅痛哭不止,衝出了家門,看到門口站著羅洋,她不禁投去一束怨恨的目光。
秦悅和羅洋的矛盾,還在不斷升級。
2012年1月的期末考試。讓秦茂華意外的是,羅洋考了全班15名,而從來沒有跌出過前五名的秦悅這次竟滑落到了30名之外。秦悅她對這個光芒完全壓過自己的所謂弟弟,怨恨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