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迷霧中的姐弟殺戮:規劃局長接“養子”回家(1 / 3)

迷霧中的姐弟殺戮:規劃局長接“養子”回家

作者:劉泉 布溪

規劃局長家裏突然多了一個15歲的養子。從此,原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獨生女兒被打入“冷宮”,讓她失寵的人,正是這個來路不明,卻處處都比她優秀的非親弟弟。她對他的嫉恨與日俱增。2012年2月27日,她用一杯放了毒鼠強的飲料,除掉了這個搶走了她幸福的非親弟弟。

然而,這時候,她卻獲知了一個令她瘋掉的秘密:被她毒死的“非親弟弟”,赫然竟是她的親弟弟!

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2012年9月3日,隨著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此案揭開了迷霧……

求子心切,“寄養”親生兒子埋禍根

秦茂華能做到局長位置,委實不容易。

秦茂華,現年47歲,生於四川省廣安市下麵一個縣的農民家庭。大學畢業後,秦茂華回到家鄉,進入縣規劃局做了一名普通的辦事員。因為勤奮老實,肯吃苦,漸漸的,他得到了領導賞識,從一個辦事員開始往上晉職,從科長,到副主任,再到公室主任。1992年,秦茂華與同事李秀文結婚。1995年,他們有了女兒秦悅。

女兒的降生,給夫婦倆帶來了不少歡樂。但是很快,李秀文發現了異樣。她休完產假,就該上班了,便打電話給農村的婆婆,讓她過來帶孩子。沒想到,婆婆卻以要忙農活為由拒絕了。農活難道比帶自家孫女還要重要?李秀文雖有不悅,卻沒往深處想。她隻好讓母親過來帶孩子,並請了一個保姆做家務。

李秀文的母親卻顯然比女兒更細心。有一次,她在和親家母通電話時,無意中問她為什麼這麼不來看看孫女,親家母的回答是:“二兒子還要我帶孫子呢,一邊是孫子,一邊是孫女,你說我該選哪邊?”

李母的心一下子明白了:原來親家母是嫌棄大兒媳生的是女兒呀!李母當即將自己的判斷告訴了女兒李秀文,女兒這才如夢初醒。當晚,李秀文在丈夫麵前掉起了眼淚,丈夫忙問原因,她啜泣著說:“都怪我生的是女兒,遭你父母嫌棄。”

秦茂華無言以對。半晌,他才說:“你終於還是覺察到了。沒錯,我父母都是農村人,他們希望我能有個兒子,這樣觀念根深蒂固,卻也情有可原。我的壓力也很大。我想了很多,要想化解與我父母的關係,唯有一個辦法,就是再生一個兒子。”

隻是丈夫的想法嚇了她一跳:政府部門計劃生育抓得相當嚴,他作為辦公室主任,怎麼可能帶頭破壞計生政策生二胎呢!

李秀文的擔心很有道理,但卻有些多餘。其實,在母親的壓力下,秦茂華內心早就有了生兒子的念頭,並且已經就有了方案:待妻子懷孕後,他就讓妻子辭職,到西安的一個遠房表弟家去生產,等孩子養大了再設法接回來……

就這樣,夫妻倆開始了他們的秘密造子計劃。

1997年1月初,李秀文再次懷孕了。秦茂華立刻讓李秀文辭了職。三個月後,李秀文的肚子開始顯懷,秦茂華便把把妻子送到了遠在西安的表弟羅國章家待產。這年10月,李秀文如願生下了一個男嬰。

羅國章夫婦是西安一家畜電池廠的普通工人,唯一的兒子在幾年前溺水身亡。因為羅國章的妻子一直沒能再懷孕,夫妻倆也一直有收養一個孩子的想法。見表哥來求自己,考慮了良久,羅國章夫妻同意了。按照秦茂華事先的主意,羅國章對外稱秦茂華的兒子是自己撿來的棄嬰,取名羅洋,並順利地上了戶口。

從此,秦茂華夫婦一有機會就去西安看望兒子,除了給兒子買很多吃穿玩的東西,自然也沒少給羅國章錢物。羅國章夫婦是善良的人,對羅洋視如己出。

對在外生下兒子的事,秦茂華叮囑家人,必須嚴守秘密!理由很充分:如果女兒知道他們在外麵偷生下兒子,必然會認為父母嫌棄她是女兒,對她是一種傷害;如果將這事告訴兒子,則會讓兒子品嚐到一種被拋棄的滋味,對他也是一種傷害。還有,小孩子容易說漏嘴,要是讓生二胎的事被孩子傳出去了,他的飯碗也就砸了。所以,秦茂華決定等到兩個孩子大學畢業進入社會有了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後,再將這件事告訴他們。

鑒於這樣的考慮,待到西安“寄養”的兒子長到兩三歲的時候,秦茂華夫婦就認他做了“幹兒子”,這樣,按照四川的習俗,幹兒子也可以管幹爹幹媽叫“爸爸”“媽媽”。漸漸長大的羅洋,斷然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對經常來看他的幹爹幹媽很是親近,一見到他們,就爸爸媽媽的叫。這讓秦茂華和妻子倍感欣慰。

14年後接兒子回家,迷霧之下一顆失寵女兒心

一晃十年。

2007年,意氣風發的秦茂華從辦公室主任晉升到了規劃局局長。此時,他的女兒秦悅已經12歲,“寄養“在西安的兒子羅洋10歲。這一年,厭倦了當專職太太的李秀文也在丈夫安排下來到規劃局上班。

秦茂華夫婦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年恰恰成了一個分水嶺:兒子羅洋不知道從哪聽說自己是父母撿來的棄嬰後,性格越來越內向。在加上羅國章夫妻經過多年的治療,羅妻奇跡般又懷孕並順利產下一男嬰。這樣,敏感的羅洋更加情緒低沉,成績也一落千丈……

與羅洋“身世淒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親姐姐秦悅,卻在家裏過著公主般的生活。和所有的官二代一樣,她的骨子裏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任性和驕傲。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這種優越感越顯露無遺。

同為親自的親生骨肉,人生卻天壤之別。秦茂華和妻子都感到對不起兒子,總想設法彌補。可是讓他們失望的是,僅僅隻是靠物質供給,根本無法讓兒子開心起來。真正讓秦茂華下定決心將兒子接回家的原由,是2011年7發生的一件事。此時,羅洋已經放暑假。這天,他和妻子去西安看兒子,買了幾袋子的衣服、書籍和吃的給他。14歲的羅洋竟然哭著說:“爸,媽,你們給我東西,對我的好,我記在心裏。但我求你們以後別這樣了,這隻會讓我覺得自己更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