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維碼走俏電視屏(1 / 2)

二維碼走俏電視屏

報道

作者:張守信

2013年伊始,中國的電視屏幕有些特別,多家電視台的畫麵上開始頻繁出現吸引觀眾參與互動的二維碼,許多年輕人在電視機前拍來拍去讓眾多老年觀眾疑惑不解。1月1日湖南衛視力推的電視互動社交智能客戶端“呼啦”正式上線,湖南台的電視觀眾可以通過此App掃描畫麵上的二維碼參與各檔節目的互動答題、角色養成、禮品兌換等活動,湖南衛視“呼啦”也成為百度貼吧和新浪微博年初的熱點討論話題之一。隨後的一個月內,二維碼相繼登陸央視綜藝頻道、央視新聞頻道、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山東衛視、河北衛視、湖北衛視、陝西衛視、江西衛視。至此,多家電視機構通過二維碼構建起電視觀眾參與節目、提升收視的新型交互通道。

引導與交互——電視二維碼應用的主要形態

早在2011年,上海電視台新娛樂頻道的《發動奇跡》、2012年CCTV5體育賽事直播的過程中,電視媒體對二維碼已經有初步嚐試,但2013年在智能手機迅速普及、移動互聯網服務不斷完善、電視青年收視群體不斷流失的背景下,二維碼成為鏈接電視屏幕與手機屏幕、電視媒體與青年群體的橋梁,電視二維碼的應用在國內多點開花。從目前各家電視機構對二維碼的應用來看,主要有以下三類:

首先,將電視觀眾導入微信交互平台。2013年除夕,央視綜藝頻道開辦大型春晚倒計時特別節目《喜到福到好運到》,從早八點至晚八點,無縫對接央視蛇年春晚。直播過程中,節目除傳統的短信互動平台外,也開通了騰訊微信交互通道,電視觀眾通過手機微信掃描屏幕二維碼,即可進入節目組官方微信平台參與互動,節目的八次互動抽獎也都從這兩個渠道的用戶中產生;此外,正月裏的央視新聞頻道也植入了微信二維碼,電視觀眾掃描二維碼加官方微信,便可參與相關話題的文字討論及圖片和視音頻分享。

其次,將觀眾導入頻道資訊平台。傳統電視的線性播出使一些節目信息很難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觀眾短時間內難以抓取關鍵信息,互聯網檢索又要通過搜索引擎多次反複篩查,一些省級衛視直接在屏幕植入二維碼,將觀眾導入頻道資訊平台。如浙江衛視,隻需手機掃描一下二維碼,省去了網絡檢索節目信息的諸多環節,電視觀眾便可獲得頻道熱門節目資訊、《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報名方式、“中國藍劇場”信息、《王牌碟中諜》等相關App下載地址等。

再次,將觀眾導入活動參與通道。前麵所述兩點應用並非在2013年首次出現,而將觀眾導入活動參與通道是今年春節期間電視二維碼應用的最大亮點,根據導入界麵的形式又可將此分為如下兩類:

第一,導入到頁麵。雖然二維碼在許多電視機構開始普遍應用,但擁有專屬交互客戶端的電視台還比較少,一般都是將用戶導入到設計好的活動網頁參與互動。如2013年1月28日央視綜藝頻道開播新節目《開門大吉》,現場選手答題的同時,電視機前有21萬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活動界麵與場上選手同步答題;截至2月5日,掃描《開門大吉》二維碼的活躍用戶有44萬。節目播出5期,平均收視達1.9%,第五期達2.36%,高居央視各常態節目收視榜首,累計有1300萬人次通過二維碼參與《開門大吉》在線答題。

此外,山東衛視別出心裁,在轉播“央視蛇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同時,屏幕上疊加二維碼,推出“評春晚抽大獎”活動;同樣山東衛視在其正月熱播劇《鄉村愛情變奏曲》中也植入了二維碼,引導電視觀眾進入互動答題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