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她已經35歲,而且有兩個孩子,讓原雅克才28歲,但吉魯對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記者一見傾心,認定他就是她夢中的白馬王子。為了得到這個男人,她不但離開了丈夫,而且不惜拋棄她心愛的兩個孩子,整天圍在讓原雅克身邊,她“穿著袒胸低領服,走起路來裙子呼呼地飄,魅力不可抵擋”。麵對吉魯的瘋狂追逐,讓原雅克終於投降了,因為,盡管吉魯已不再年輕,但她仍然貌美,而且,這個女人懂得保養和打扮,有情調,有個性,是個十足的小資女人。但最令讓原雅克動心的,還是這個女人對新聞事業的熱愛。共同的理想和愛好使他們走到了一起,他們經常一起參加社會活動,一起寫稿、改稿,策劃選題。人們經常看到,在遊行隊伍中,讓原雅克走在前頭,吉魯則在隊伍中間鼓動。很快,他們就不滿足現狀了,他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影響社會和政治,充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兩人不約而同地萌發了一個宏大的計劃———創辦一家新聞周刊。
吉魯和讓原雅克相愛了7年,吉魯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獻給了讓原雅克,所以,1959年,當讓原雅克決定離開她時,她如五雷轟頂。她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怎麼也想不到讓原雅克會拋棄她。她一直愛著讓原雅克,也堅信讓原雅克是一直愛她的,堅信讓原雅克之所以離開她,是由於他想要個孩子,而她不能給他,否則,他們的關係不會中斷。那段時間,吉魯非常消沉,也許是生命中惟一的一次。她甚至打算服毒自殺。她說,這輩子都是她駕馭男性,在與男人的鬥爭中她從來沒有輸過,隻有這一次被讓原雅克打敗了。
中學未畢業的大記者
吉魯是法國新聞界呼風喚雨的人物,她不但是法國最大的新聞周刊《快報》的老板,而且兼任法國另一著名時事周刊《新觀察家》特約評論員,並在《費加羅報》和《周日報》上辟有專欄。一個中學都沒畢業的女子竟能成為新聞界的巨頭,這在法國近乎神話,但吉魯善於創造神話。她雖然沒上過幾年學,但讀的書卻不少,從賣書、打字、當場記的時候起,她就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在給各報供稿期間,她又鍛煉了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別忘了還有遺傳因素,她父親就是土耳其的著名記者,後來還在巴黎辦過一張政治日報。正因為如此,法國當時讀者最多的婦女雜誌《女性》的主編艾萊娜會看中她,讓她主持編輯部長達願年,直到她與讓原雅克創辦《快報》。
吉魯是《快報》的老板之一,也是第一任首席記者,她的文章角度新,火力猛,文筆犀利,文風活潑,是法國新聞界公認的大手筆,法蘭西學院院士裏納爾蒂稱她是“充滿才華、非常專業的傑出記者”。吉魯是個工作狂,她每天上午10點準時到辦公室,嚼著口香糖,或叼著香煙,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往往是她的部下在休息室裏喝茶聊天,而她卻仍在辦公室裏工作。多年來,吉魯憑著自己的職業敏感和政治嗅覺,配合國內外形勢,抓住了一個個熱點問題,策劃了一係列報道,贏得了眾多的讀者,雜誌的銷量節節上升。半個多世紀以來,這份周刊見證了世界曆史變遷,參與了法國社會的各項變革,極大地影響了法國的國計民生。
作為老板,吉魯不但具有經營頭腦和管理能力,而且思想開放,頭腦清醒,毫不守舊。員怨遠源年,美國的新聞雜誌登陸法國,對法國的本土雜誌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吉魯馬上放棄了法國貴族式的傲慢,麵對現實,果斷地調整了自己的策略,“我對輝煌的過去絲毫不感興趣,對未來也不感興趣,我喜歡的,是現在”。她立即要求雜誌改變文風,麵對普羅大眾,要樸實、平易。結果,法國的其他雜誌紛紛關門倒閉,惟有《快報》在競爭中一路攀升,發行量達苑園萬份,擁有500多名員工,成為與美國的《時代周刊》、德國的《明鏡周刊》齊名的國際知名雜誌。
與政治“調情”的女人
吉魯知道,從政不可能不引火燒身。但作為一個新聞從業人員,她不可能遠離政治。事實上,她像條警犬,時時警覺地盯著政壇,並且終於明白,權力能對事業、對社會起什麼作用。為什麼婦女有那麼多問題解決不了?不就是因為女人沒權嗎?她發現:“哪怕是一個平庸的女人掌握了權力,婦女的一切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