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事情稍稍有了些轉機,她兒子湊湊合合的讀完了初中。可愛慕虛榮、過度講究穿著打扮的習慣沒有絲毫改變,吳元卻一直慣著他,明知道這樣做一方麵等於在變相的糟踐她的錢,另一方麵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受著影響。由於基礎沒打牢,孩子高中時學習成績也平平庸庸,一路亮起了紅燈,高考時花拳秀腳、虛晃一槍、遮遮人眼罷了;她期盼孩子真才實學,上名校,學到過硬的本領後投身社會,施展抱負,平平靜靜走好自己人生道路的願望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
而正如董仲舒先生所說的:“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意即上帝造物公平。在這裏不妨解釋為顧此失彼,此消彼長。她兒子或者是在發泄對父母的怨氣,或者是在減緩學習上的失落感,尋求感情上的慰藉,竟把本應該用在學習上的精力投入到了呼朋喚友、談情說愛上。親戚朋友數次向她透露說看見她兒子和一個玲瓏秀氣的女孩子單獨在一起,甚至還有人向她述說:小姑娘把從父母那裏要來的錢全花在了她兒子身上,父母知道後裝聾作啞、不聞不問……
她輕輕歎了口氣,還能再說什麼呢?兒子以後在個人生活上能找補回來幸福也是好事;誰讓她當時和前夫賭氣挫傷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呢?她一想起此事心裏就愧疚,尤其看到那些原先學習成績遠不如她孩子的學生,後來一個個奮起直追,遙遙領先,考上了名校,畢業後成為大公司白領,收入可觀。她的孩子既沒有高學曆又沒學的一技之長,就業都成了問題,恐怕隻有“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享受天倫之樂啦!
可偏偏前夫的一句話又把孩子從幸福的邊緣推遠了!兒子竟然離開互相傾心、真心喜歡他的女孩子去l市投奔另一個姑娘。
她的支出更多了,而每次的彙款單上寫的又都是那個姑娘的名字,那個姑娘不是女中豪傑的一家之主、養家糊口嗎?她於是不放心的趕了過去。
置身於低矮灰暗的出租屋裏一分一秒的往前捱,感覺真有點像刑期過長的犯人。“合租”的姑娘起床洗把臉急匆匆的去單位裏吃早餐,她兒子省下不吃,她沉下臉,堅持要出去買,兒子隻好把頭天晚上剩下的米飯倒進鍋裏煮,等端上桌,卻連就飯的鹹菜也沒有。母子倆個好歹喝了幾口就放下碗,兒子卻苦兮兮的又開了腔:“媽,老這麼呆著就把人呆壞了!”“誰讓你跑到這裏來撞大運?”“是我爸說的,要找就找能幫上你的人……。”又是那個鱉孫!她狠狠的在心裏罵了一句。“媽,你怎麼不說話,咋辦呢?”還能咋辦呢?……最後,她隻留下買車票的錢,其餘的錢全掏了出來,還有那句被無數人咀嚼了無數遍的話:走一步看一步吧!
回到家裏沒幾天,兒子的電話又追了過來。意思很明顯,給人家打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終非長久之計,想自謀職業、自行創業,而又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得力的人脈關係,隻能綁定她,雖然沒有像小時候伸手朝她要錢那樣直截了當,可有些事情明擺著得她出麵。她犯了愁:一個單身女人拋頭露麵的再鬧出啥閑話來咋辦?當年的烙印還遺留在她心上,她脆弱的神經再也經不起輕微的波動了!可一想到兒子在出租屋裏那副惴惴的神情她心口又像被誰狠狠地戳了一下——生生的痛,感覺還流出了血!
這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蒺藜紮刺。當初,親戚朋友都勸她:孩子升學是大事,別和前夫吳元一般見識。她偏不聽,偏偏和他較真,結果卻是……
想來想去,她終於想明白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兒子想怎麼幹肯定有他的道理,沒準是好事,做為母親應該傾盡全力幫他,俗話說:知難行易。有些事情總得去試試吧,不去試試怎麼會知道成不成呢?!
(完)
作者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