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檢局副局長想了想說:“這樣的例子是有。可在入關以後,我們商檢部門要對進口的設備進行檢查的,發現問題,是要索賠,是要打官司的。”

李子民一聽馬上說:“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是不能讓這樣的設備進來。一旦進來,真的發現了問題,雙方打官司,會影響時間,弄不好雙方都要有經濟損失。這樣對誰都是不利的。”

“可是在國外,我們沒有什麼辦法。”海關關一長和商檢局長異口同聲地回答。

“能不能找個什麼人,現在正在荷蘭,讓他代表我們對設備進行檢查呢?”李子民的一句話,把外經貿委主任的眼睛說亮了:“李顧問,這是個辦法,我們趕緊向省外經貿委彙報,然後找國家外經貿部,請他們幫助解決,他們一定會有辦法。”外經貿委主任說著,掏出兜裏的小電話本,就給省外經貿委打電話,電話很快接通了,為了讓大家都能聽清楚,外經貿委主任按下了電話的免提鍵。省外經貿委的一位副主任在電話裏說,這件事省裏沒有辦法,需要跑北京,他提供了北京國家外經貿部兩位司長的電話和名字,並說他還要用電話聯係一下,但如何辦,市裏還要抓緊跑北京。

聽完了這些情況,李子民去找劉榮,想彙報一下,可劉榮不在。李子民打電話找到了市委書記顧一順,將整個情況做了彙報,並提出了馬上要去北京的想法。顧一順在電話裏思考了一會兒說:“去北京是對的,一方麵要把事情查清楚,另一方麵也要注意與外方的感情,能搞成這麼一個大的合資合作項目,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現在全市、全省都已經知道了。”

李子民放下電話,讓白智馬上去買下午飛北京的機票,讓鄭剛把所有的材料、文件都準備好,讓外經貿委主任設法同北京取得聯係,並請海關、商檢部門的同誌一道去北京。

下午一點半鍾的飛機,李子民一行於三點鍾到了北京。襄漢市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已經開車到機場迎接,住下以後,市外經貿委、海關,商檢的領導都分別到自己的主管部門彙報工作,溝通感情。

第二天早上八點鍾,李子民一行在市外經貿委主任的帶領下,來到了國家外經貿部一個司長的辦公室。這位司長顯然已經知道了一些情況,他很熱情地接待了李子民,並詳細地看了鄭剛遞過來的所有資料和文件。看過之後他說:“這件事我們可以幫忙。”他說完操起桌上的一台國際電話,接通了外經貿部駐阿姆斯特丹代表處,把情況說了一下,放下電話對李子民說:“請你們以襄漢市政府的名義,寫一份委托書,委托辦事處的同誌為商務代表,負責對這批設備的全麵檢查。同時,你們再給格林先生發一份傳真,將委托情況告訴他。”

白智馬_L提筆起草委托書,起草後讓李子民看,李子民看後又讓那位司長看,司長在上麵改了兒個字,然後就用司長辦公桌上的傳真機傳了出去。爾後,鄭剛又起草了一個給格林的傳真,也發了出去。

傳真發完以後,司長說:“你們就可以回去等結果了,但還不要馬上離開北京,有情況我會立即通知你們。”

外經貿委主任趕緊留下了駐北京辦事處的電話和他手機的號碼。李子民站起來和司長握手,表示感謝。

在北京足足等了兩天,李子民哪兒也沒有敢動,就一直守在電話旁,到第二天下午四點鍾,司長打來了電話,說委托的商務代表剛剛打來電話,他們找專家對設備進行了檢查,是歐洲一家工廠剛剛拆下的二手貨,進行了簡單的維修和噴漆,貨已經裝上船了。他們沒有找到格林先生,但找到了格林先,r-的代表,已經將檢查結果交給了這位代表,並告訴他這批設備不能啟運。

聽到了這個消息,李子民的腦門兒上即冒出了一層大汗,他連連感謝司長,然後放下了電話。

晚上,李子民在駐北京辦事處準備一桌酒席,慶祝這次說不上是勝利的勝利。他端著酒杯說:“這次多虧了大家的通力協作,也多虧了國家外經貿部的支待和幫助,才使我們沒有吃虧上當,沒有蒙受損失,這也為咱們如何搞好對外開放,上一堂生動的教育課呀!”

鄭剛說:“下次見到格林這小子,我非揍他一頓不可。”

白智說:“下次,你也見不到他了,他哪裏還敢和咱們見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