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業能用數據致勝嗎
商業
作者:王欣 萬彬
企業應將大數據視為新的企業運營模式的變革潮流,並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衝浪”方式
這是一個比拚數據應用的時代。正如馬雲所說:“人類正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中走向DT(Data Technology)時代。”數據,不論是經營數據、生產數據還是宏觀數據、競爭數據,對於一個企業已遠不止是參考和情報,對數據的應用程度和基於數據的決策水平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在這樣的時代,一個企業利用數據推動和改造自身盈利水平的能力至關重要。羅蘭貝格將這種能力定名為“數商”。數商高,則企業能充分利用數據致勝;數商低,則企業終將迷失在大數據的浪潮之中。
大數據的先行者們已向後來人展示了這一點。對於著名的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來說,大數據早已是其企業戰略實現過程中最強力的助推器。該公司通過內部發展和兼並並購構築大數據能力,形成AI Lab基礎平台部門以及散落於各業務小組的數據應用方的組織架構。將大數據應用嵌入到提升用戶體驗、粘度以及提升廣告投放效率的方方麵麵,利用可視化數據調用工具,所有項目可隨意按需使用數據。
如今,大數據已不再是數字互聯網行業先行者們的專利,正逐步演進到傳統行業,例如汽車行業、金融業、醫療行業、消費品行業等,被更廣泛的企業所重視。
2014年底,一份由福布斯公司發起,針對全球296位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的高層人員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69%的CEO和34%的CMO(首席營銷官)認為公司在營銷活動上存在浪費資金。雖然要精確定位那部分被浪費的廣告費一直以來都是個難題,但福布斯的調查亦顯示,了解“大數據”這一概念的企業管理人員更清楚地知道誰在購買他們的產品,同時也更明白這些消費者的喜好,相應地也更少認為他們的營銷費用被明顯浪費了。
營銷領域還僅僅隻是大數據最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一隅。事實上,大數據可以影響企業的方方麵麵,比如生產環節的個性化和單體效率管理。伴隨著數據量的積累和數據拚圖的完善,不排除未來通過數據走勢來預測企業未來發展的可能。
而從產業環境方麵來看,“互聯網+”及大數據產業孵化不斷加速著數據資產化進而貨幣化的進程,數據變現的途徑日趨明朗。2015年4月14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運營並完成首批大數據交易,交易賣方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係統有限公司、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買方為京東雲平台、中金數據係統有限公司。此事件標誌著大數據價值顯性化進入新階段,數據的外聯及變現不再遙不可及,已開啟“數商”的先進企業均有機會從數據中直接獲益。因此,企業提升“數商”,就變得愈發緊迫。
那麼究竟該如何提升數商?提高數據處理的技術能力?升級數據分析係統?我們認為,遠不止如此。企業應將大數據視為新的企業運營模式的變革潮流,並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衝浪”方式。在紮實的理論和大量的項目經驗基礎上,我們發現,找準行業和企業自身的應用節奏,由此建立自身的大數據分析應用體係,是企業推動DT時代運營模式革新的最佳辦法。
該體係從三個維度入手:首先,確立以應用為導向的大數據價值觀,麵向數據應用而非麵向數據,設計整體機製保障,從紛繁複雜的數據中攫取價值黃金,而非漫無目的地從IT幹起;其次,企業還應關注在大數據生態體係下的數據能力的培養;另外,梳理和積累適用於自身的大數據業務場景庫及分析模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