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文化藝術探寶(9)(3 / 3)

和田玉雕:故宮有春秋時代的和田青黃玉耳廓雙龍璧,河北博物館有西漢的雙龍出廓玉璧,上海有十八羅漢玉雕,銀川有唐代玉佛,烏魯木齊有當代大型“福祿壽”白玉雕,北京有毛澤東金龍寶璽等。北京奧運會玉璧,以北京奧運會的會徽、中國印、吉祥物、玉福娃等和一個玉如意構成北京奧運會玉璧圖,發行2008套。

雞血石雕:上海有桃園三結義的雞血石雕大屏,高240厘米,寬380厘米,重兩噸。北京有大型雞血石樓閣雕等。

南玉龍床:廣東信宜工藝廠收藏有一座大型玉雕龍床,長2.4米,寬1.6米。

青田玉雕:《垂涎》是青玉雕成的令人垂涎的玉葉鮮果精品,是著名的青田玉雕作品,現收藏於蘇州博物館。

青玉三塔,高1.8米,重1噸,收藏在肇慶七星硯廠。

九、硯墨紙筆

(一)六大名硯

端硯:產於廣東端州(今名肇慶),最大特色是硯石上有如眼睛的石核,石眼出現在墨池頂端稱高眼,為最佳。還有白色端硯。

歙硯:產於安徽歙縣而得名,硯石出龍尾山,又稱龍尾硯。以石質堅密、發墨潤筆、雕刻精致而聞名。

易硯:因產於河北易水河畔而得名,曆史最悠久。以質地細膩、柔中帶剛、發墨潤筆而聞名。

蘭硯:產於寧夏賀蘭山,色紫藍,質似銅若脂,有“一端二歙三賀蘭”之說,稱賀蘭端。

洮硯:產於甘肅洮河,多為青綠色,質堅紋細,瑩潤如玉。黃庭堅詩讚“洮河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

澄泥硯:產於山西,硯質細膩、光潤,以朱砂、鱔黃色為佳。

(二)古硯珍寶

東坡硯:橢圓形,長28.5厘米,寬22厘米,厚3.5厘米,重5千克,是蘇洵給蘇軾的“天硯”,現存於河南博物館。

古端硯:長20.5厘米,寬13.9厘米,硯台雕牛、芙蓉,底有楊繼盛刻“三更五點,奮筆擊大鬮”字樣。現存於江蘇宿遷。

(三)現代寶硯

第一龍硯:長13.8米,寬3米,重66噸,雕有56條龍,硯池如中國版圖,是現存最大龍硯,在河北易縣。

華龍巨硯:易硯墨池狀似中國版圖,四周雕56條龍,硯長12米,寬3米,高1.4米,重38噸,在天津。

雙塔回歸硯:為香港回歸而造的易硯,長6.3米,寬2.3米,高1.5米,重28噸,雕有百鳥、魚、獸和56個景點。雙塔象征香港和大連,周圍99方小硯,示意“九九歸一”,現存在大連硯館。

萬聖硯:長2.3米,寬1.7米,厚0.25米,重2噸,在香港青鬆觀收展。

端硯王:長3.03米,寬2.12米,高0.26米,重3.5噸,在北京榮寶齋店堂收展。

甘肅的醒獅洮硯: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而製的巨硯,長2.45米,寬1.56米,厚0.4米,重2噸。

(四)硯墨紙筆瑰寶

在北京故宮和上海博物館有乾隆禦製西湖十景宮廷珍墨;乾隆時仿製南唐的澄心堂紙最名貴;從秦代蒙恬造筆以來,毛筆以浙江湖州的湖筆著名。

硯墨紙筆代表:端硯、歙硯、徽墨、安徽宣紙、湖州湖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