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瑪瑙同軟玉一樣也是我國傳統的玉石。由於紋帶美麗,自古就被人們飾用。純瑪瑙為白色,也有灰、褐、紅、藍、綠、翠綠、粉綠、黑等色,有時幾種顏色相雜或相間出現。瑪瑙塊體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
青金石:玉料是由青金石礦物組成,阿富汗產的青金石玉料,玉質呈獨特的藍色、深藍、淡藍及群青色。色深藍和濃而不黑者,稱“青金”;深藍和黃鐵礦含量多於青金石礦物時,稱“金格浪”;淺藍色和含白色方解石(一般不含黃鐵礦)者,稱“催生石”(此名源於古人用青金石作催生藥之說)。
孔雀石:是一種次生氧化礦物,通常產於銅礦上部的氧化帶中。孔雀石因呈孔雀綠色而得名,多呈塊狀、鍾乳狀、皮殼狀及同心條帶狀。
(五)精美玉雕
和氏璧:據史記載,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先後獻楚厲王與武王,均因王不識玉並以欺君罪分別斷其左右足。到文王即位,找玉工剖璞得寶,稱“和氏璧”。後秦始皇用它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玉璽為傳國之寶。根據這段曆史,在武漢東湖雕有卞和抱璞像。
“大禹治水圖”大玉雕:重5000多千克,是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雕琢而成,現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這座玉雕有鬼斧神之之妙,充分顯示了勞動人民的創造智慧和才能。
豹斑香筒:在陝西武功寺塔地宮中發現的玉器瑰寶,在玉香筒內點燃蠟燭,筒壁透亮,豹斑清晰顯現,令人稱奇。
岫岩玉雕:在遼寧岫岩縣有一塊重270噸的玉石雕成的釋迦牟尼和觀音雙麵佛像。另有用1.2噸岫玉雕刻成的“金雞報曉”形象。
碧玉龍床:長305厘米,寬165厘米,高280厘米,是張作霖為袁世凱登基製的,現在遼寧盤錦。
翡翠大佛:在青海塔爾寺。佛雕主體淺綠色,其他部位為紫羅蘭色,高2米,寬1.7米,重7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玉雕坐像。
翡翠玉佛:明末緬甸國王送給崇聖寺,在福建閩侯。故宮、布達拉宮也有。
巴米揚大佛:高2.6米,重7噸,是中國送給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的禮物。翡翠玉雕還有北京故宮的翡翠白菜、西瓜、甜瓜、飾品、器具、吉祥物、鼻煙壺等;江蘇世博館的玉白菜長90厘米,重150千克;蘇州博物館有一隻碧玉蟾;濟南有“月亮之神”吊墜等。
壽石玉雕:用壽石雕刻的藝術品。著名的有清代壽石觀音、伏虎羅漢、羅漢洗象、羲之愛鵝、東坡觀景等,還有壽石巨印,高135厘米,邊寬45厘米,重1噸多,均在福州。
漢白玉雕:廣東東莞隱賢寺有高29.8米,重2000噸的漢白玉雕觀音,為中國之最。寧夏靈武高廟有高3米的漢白玉孔子雕像。為紀念澳門回歸而製做的澳門回歸玉雕,長99米,高9米,在八達嶺中華園。還有漢白玉雕回歸祥燕,燕子口含祥雲,展翅朝象征祖國的長城、天壇飛來的澳門回歸吉祥物。白玉雙魚,原圓明園瑰寶,現在圓明園遺址公園。漢白玉牌坊在北京十三陵,氣勢宏偉壯觀。天津千龍玉璧長8.1米,寬0.4米,高2.2米,雕龍2000條。山東文法堂有漢白玉抱鼓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