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文化藝術探寶(6)(1 / 3)

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的吉祥物是由名叫sukki、nokki、lekki和tsukki的4個小貓頭鷹組成的“雪精靈”(snowlets)。這4個名字是從47484個候選名中挑選出來的。四個吉祥物象征冬奧會每4年舉辦一次,它們是以“森林智慧”的象征貓頭鷹為基礎設計的。

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季奧運會吉祥物雪靴兔Powder、北美草原小狼Copper和美洲黑熊Coal。吉祥物代表了奧林匹克運動會更快、更高、更強的格言。

2006年,意大利都靈冬奧會吉祥物雪娃娃Neve和冰娃娃Gliz,這兩個活潑可愛、麵帶微笑的卡通形象不僅是充滿激情、熱愛體育運動、勇於挑戰生活的新一代的象征,也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一貫倡導的“參與、尊重、友好”的精神。

3.曆屆殘疾人奧運會吉祥物

2000年悉尼殘奧會的吉祥物是澳洲蜥蜴“莉齊”。“莉齊”將殘奧會所承載的參與、力量和榮譽的信息傳遞給了澳大利亞人民及全球觀眾。“莉齊”象征著所有殘疾運動員的頑強生命力及堅韌意誌。“莉齊”頸部覆疊的綠色和金色的褶皺形似澳大利亞地圖,而它土紅色的身子象征著澳大利亞的內陸土地。

2002年鹽湖城冬季殘奧會的吉祥物是水獺“奧托”。古印第安部落認為,水獺是所有動物中最強健的動物之一。環境汙染及過度捕殺使水獺瀕臨絕種,但後來水獺被重新引入猶他州。如今,人們可以在綠河河畔和火紅峽附近見到水獺的身影。水獺之所以當選2002年鹽湖城冬季殘奧會吉祥物正是因為它所體現的活力、敏捷,象征著每位殘奧會運動員的運動精神。

2004年雅典殘奧會的吉祥物“普洛特亞斯”。這隻起源於希臘神話的色彩斑斕的海馬成為了2004年雅典殘疾人奧運會的吉祥物。在古代希臘神話中,海馬是海神之一,是力量和堅韌的象征。“普洛特亞斯”的寓意為“第一”,它真切地體現出殘奧會運動精神的真諦:預示著運動員們不斷挑戰、戰勝自我、永遠追求更高競技水平的運動精神。

2006年都靈冬季殘奧會吉祥物阿斯特。它有像雪花一樣輕盈的體態,還有雪花般的顏色和結構,表現出殘奧會的精神,使參與者的運動成就得到升華並超越其身體殘疾。

2008年北京殘奧會的吉祥物“福牛樂樂”。牛的形象創作靈感來自古老的農耕文明,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朋友,牛,紮紮實實、勤勤懇懇、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牛的良好形象蘊含著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和頑強拚搏的精神,與殘奧會運動員奮發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殘奧會“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相契合。

4.曆屆世界杯吉祥物

世界杯足球賽始於1930年,今天,它已成為全球最受注目的賽事。自誕生之日起,為了強化賽事的形象,當時有宣傳海報出現,但有正式的比賽吉祥物,是1966年的事。

1966年世界杯足球賽在英國舉行,一向以獅子作為國家徽號的英國人,首次設計了一隻卡通獅子,向世界廣泛宣傳其主辦國的身份。這一以卡通形象作為宣傳方式的新舉措,成為日後世界杯吉祥物設計的一個裏程碑。

1970年,主辦權落在中美洲的墨西哥身上,他們設計了一個十分可愛逗人、戴著傳統草帽的小男孩,作為該屆杯賽的吉祥物。

1974年世界杯賽由當時西德的慕尼黑主辦。主辦國設計了一對一高一瘦、一矮胖的德國小朋友,以十分親切的笑容向世人展示,形象極具特色。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以兩個人物作世界杯吉祥物的。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以一位正在踢球的高原小男孩作為造型,小男孩右手拿馬鞭、頭戴傳統的阿根廷高原民族禮帽,笑容盎然,很逗人喜歡。為“庫庫”(Coccu),它們的造型活潑可愛,而且具有多重含義。象征和平的白鴿作為廣島亞運會的代言,不僅可以作為廣島1945年8月6日遭受美軍投下第一枚原子彈襲擊的見證,同時也象征廣島所宣揚的和平與反戰精神。組委會希望借這兩隻吉祥物,散播和平友誼的種子及溫馨。

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一反曆屆世界杯以動物或人物造型作為吉祥物的慣例,改用了一隻肥碩無比的巨橙作為主角,因為這是西班牙人引以為豪的特產。

1986年,墨西哥再度舉辦世界杯,這次,他們仍然使用了寬邊草帽的設計,但草帽底下卻是一隻辣椒。這個吉祥物曾遭墨西哥人之嫌,若非國際足聯一致讚成,此吉祥物也許不會出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