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文化藝術探寶(5)(1 / 3)

(三)吉祥動物

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龍文化在中國文化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民間對龍的描述是:頭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頸項似蛇,腹似蜃(古代傳說中的蛟類,認為能吐氣形成海市蜃樓),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龍有好飛、通天、善變、靈異、祥瑞等神性,是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圖騰,華夏子孫皆以“龍的傳人”為榮。龍也是十二生肖中最被人看中的一種,持龍珠的龍象征著力量、祥瑞。

鳳:全名叫鳳凰,雄曰鳳,雌曰凰。民間傳說鳳凰是“鴻前而麟後,蛇勁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頷而雞喙”。從遠古時代起,鳳凰就是中國人心目中吉祥的瑞禽,隻與善良、美麗和正義結緣,百姓將向往幸福的願望寄托在對鳳凰的崇拜上,鳳凰成為吉祥如意、夫妻恩愛、美滿幸福乃至飛升登仙等諸多歡樂事情的象征。

麒麟:中國人的“四靈”之首。民間有“牡曰麒,牝曰麟”之說。傳說麒麟有鹿的身體、馬的蹄子和牛的尾巴,不僅圓蹄,而且通體鱗甲,頭有獨角。百姓稱其為“仁獸”“瑞獸”,認為麒麟有“送子”的異稟,民間有“麒麟送子圖”。

龜:龜是一種水生動物,其腹背皆有堅甲,龜和鱉都被視為長壽的吉祥物,是人們所崇拜的圖騰。龜的耐久力和綿長的壽數,而成長壽的象征,人們多用“龜齡”喻人之長壽,或與“鶴壽”結合稱之為“龜齡鶴壽”,祝人長壽。中國傳統文化將其與龍、鳳、麒麟並稱為“四靈”。“四靈”之中,隻有龜是唯一能在現實生活裏經常看得見。在民間,人們賦以龜卜吉凶、兆壽瑞、揚武威、鎮邪惡、賜富貴等多方麵功能。

鹿:中國民間俗信鶴為仙禽,鹿則是瑞獸。據說鹿活到一千歲的時候,通體皆呈灰蒼色,再過五百年變白色,活到兩千年時又變為黑色。古人眼中,鹿不僅壽命長,也是仁愛和慈悲的象征。民間繪畫鶴鹿共棲桐樹下,以“桐”諧“同”,用作禱求長壽的吉兆。

鶴:在古人眼中鶴具有神奇的稟賦。鶴有“百羽之宗”的稱呼。傳說鶴由天地之間的精氣化生:七歲小變,十六歲大變,一百六十歲變止,至一千六百歲定型,可供仙人坐騎。中國古代文化常將鶴和鬆樹連在一起,認為服鬆脂可登仙,登仙後可化鶴,即所謂“千歲之鶴依千年之鬆”,民間流傳的瑞圖《鬆鶴長春》即據此而來,除祝頌高齡夫婦雙雙長壽外,也蘊涵飛升登仙、長生不老之意。

喜鵲:喜鵲是傳統的吉祥鳥。今天,人們仍把飛鵲臨門棲枝歡鳴當作將有好事來到的吉兆。以鵲為題材的種種吉祥瑞圖,如“喜鵲登枝”、“喜上眉梢”(鵲登梅梢)“、歡天喜地”(獾和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喜在眼前”(雙鵲中加一枚古錢)等,均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圖案。

象:體力壯,性情溫和,知恩必報,與人一樣有羞恥感,曾被稱為獸中德者,民間凡表示吉利祥瑞,大都用大象的形象來代替。大象稟性馴良善吸水,水為財,放在宅中表示吉祥如意。

獅:在中國古代,有太師、少師這樣的職位,他們分別是輔佐皇帝、太子的官員,官位顯赫,官高祿厚。因為“獅”與“師”諧音,獅子也就與官爵相連。獅子不僅與加官晉爵有關,在民間一些地方,更多的與鎮宅祈福有關。

兔子:兔子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之一,是一種非常溫馴、可愛而又敏捷的動物,被民間識為吉祥如意之物。同時,因兔子和“吐子”諧音,象征著子子孫孫代代繁衍。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戶戶都以兔子燈為主要燈飾;北京人在中秋拜“兔兒爺”,祈望一年的開始和春夏秋冬四季平安。

雞:古稱“德禽”,又名“燭夜”。它在家禽中雖屬小個子,卻是曆史悠久的“元老”之一。曆來雄雞勇武雄渾的形象都深入民心:在樹上啼唱、佇立於大石上昂首挺胸的雄雞是典型的中國吉祥圖案。由於雞與“吉”諧音,故有“雞王鎮宅”,即雞吃害蟲而保護房子的意思,一些地方還流傳有生育子嗣的人家“提雞報喜”的習俗。

(三)吉祥植物

鬆樹: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鬆樹都有著特別的情感,曆代畫家愛畫鬆,詩人愛詠鬆,人們也喜愛觀賞鬆。鬆樹之所以為人所重視,不僅因其特殊的形態美、氣質美,亦因它以長壽著稱,故鬆亦被稱為“百木之長”。“大翼垂天九萬裏,古鬆拔地五千年”,鬆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鬆樹長青不朽,古人不僅將“鬆鶴長春”比喻為長壽,而且還將鬆、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因它們經冬不凋,引申為生命力旺盛,所以也是吉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