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黔東門戶”之稱的銅仁,位於貴州和湖南兩省交界處。在貴州,自古九有“黔中各郡邑,獨美於銅仁”的說法。
銅仁曆史悠久。“溯其淵源,元時有漁者沒入水底,得銅人三尊,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這裏設置縣已有1300多年。元置銅仁大小江等處軍民長官司,隸思州安撫使。明永樂十一年置銅仁府。明萬曆二十六年置銅仁縣。1949年11月銅仁解放仍置縣。1958年10月銅仁、江口、玉屏三縣並為銅仁縣。1961年7月又按原建置三縣分開。1987年8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
這裏地處武陵山脈主峰梵淨山東南邊緣,集山巒、溶洞、溫泉、石林等風光於一體,峰巒疊翠,山水相連,風景名勝多達40多處。除了著名的梵淨山,還有世所罕見的九龍洞,絕壁疊嶂的烏江山峽,碧波蕩漾的錦江等。
銅仁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有不少文物古跡和革命遺址。銅仁古城幽靜的巷道,斑駁的牆垣,走進它,就猶如走進了銅仁的曆史。
銅仁還是多民族聚居地區,這裏居住著苗、土家、侗、仡佬、滿等少數民族。每年春節期間,花燈、茶燈、龍燈以及打金錢杆、踩高蹺等民間舞蹈表演多姿多彩。
風景銅仁
周逸群故居
周逸群故居為四合大院,座北朝南。正屋前有石板鋪滿院壩,兩旁辟有花圃。整個故居古樸典雅,錯落有致。現為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
位置:在銅仁市區共同路12號,地區電視台對麵。
票價:2元
開放時間:9:00-18:00
交通:乘公交或花2元蹦蹦車即達。
自駕:從凱裏沿32國道到玉屏東折向東北,沿銅(仁)玉(屏)高等級公路到達銅仁市。
天生橋峽穀
天生橋峽穀神奇險幽的風光,還在於她陡峭的陵岸。萬刃石壁,斷崖綠帶,俊秀巍峨,美如畫卷。在蔥鬱的林木籠罩下,溪水澄澈碧翠,可漂流,也可嬉水。
天生橋峽穀河床水麵平均寬36米,有的河岸――姑且也叫它岸吧,是一些凹進去的洞穴,懸掛著一條條鍾乳石,向下叮叮咚咚地滴著不盡的泉水。很多地方沒有一點緩衝的河岸,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同河水直接相連。
天生橋河大峽穀集神、奇、險、幽於一體。是人們旅遊、探險、漂流的好去處。
位置:距銅仁10公裏的川硐鎮。
票價:漂流50元。其他免費。
開放時間:8:00-24:00
交通:在銅仁客車站乘車到川硐。在川硐乘往大興方向的車,過銅鬆公路後不久就是天生橋的上遊,下車後沿著小路再步行兩裏,就可到天生橋峽穀頂部。
自駕:從銅仁沿省級公路東北方向到川硐。
九龍洞
天然的喀斯特溶洞。背靠“六龍山”,麵臨錦江河。洞內怪石林立,千姿百態,7個大廳已向遊人開放3大廳共12個景區。另有東山寺、明清古建築等人文景觀與之相連。
位置:銅仁城東12公裏的觀音山山腰。
票價:進洞門票10元;另外還有進山費2元/人。
開放時間:9:00-18:00
交通:1.從銅仁市到九龍洞,可以到市區汽車北站乘坐到漾頭鎮的汽車,中途在九龍洞下車。下車向右走100米到錦江邊,需要坐船擺渡到河對岸,機動船1元,人渡0.5元。
2.也可在銅仁市內的西門橋乘船過去,半小時左右就發出一班,人多的話還可以包船,20-30元就可以到達。
自駕:從銅仁市到漾頭鎮方向,九龍洞停。
夜郎穀
夜郎穀是雲貴高原苗嶺山脈東延末端、雪峰山脈以西、武陵山脈以南的結合部。這裏氣侯溫和,景色迷人。喀斯特地貌奇形異狀,三步有景,百步藏險,蔚為奇觀。
穀長15公裏,山穀直接切割深度200-650米,穀底展寬平均不足30米。從高處往下看,似人在重霄,雲漢低矮,狹長的幽穀,好像是被巨人撕開的一道深不可測的裂縫。從下往上看,一線天空白雲空遠,危崖聳立,雲飛山動,令人驚心動魄。且高崖之上,懸洞之中,吐出20多條瀑布,恰似竟相拋珠撒玉。
位置:貴州省最東部的萬山特區,湘黔鐵路、320國道、銅(仁)玉(屏)高等級公路之間。
票價:門票5元,漂流每人50元,兩人一船。
開放時間:8:00-19:00
交通:從湖南懷化、芷江、新晃、貴州銅仁、萬山、玉屏等地乘車可直達。
自駕:從凱裏沿32國道到萬山特區。
住宿:高檔房每天160元,中檔房每天120元,雙人間每天50元,如果不想住,白天在房間裏玩可打折。
梵淨山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山體龐大雄渾,摩雲接天,早在明初就被尊為“名嶽之宗”,是著名的佛教聖地。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又榮選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被譽為“地球和人類之寶”。
主要有以下景點:
1.護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