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裏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距貴陽190公裏左右,位於清水江畔,少數民族村寨散落在四周,苗、漢、侗、土家、布依等38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71%,其中苗族占總人口61%。
凱裏設治已有500年曆史,早在明清時期曾有“小京州”美稱。
凱裏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境內有瑤林仙境般的漁洞溶洞,有充滿神話傳奇色彩的香爐山,有如詩如畫的清水江,還有數不清的苗族村寨。
凱裏最具特色的是其濃鬱的民族風情,由於一年中有130多個民族節日,蘆笙舞、姊妹節、吃新節、苗年節、牯藏節、爬坡節……所以,凱裏素有“百節之鄉”的美稱。在這片土地上,聚居著苗族、侗族等眾多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獨特的節日。
以凱裏為中心,以清水江為紐帶的苗族風情旅遊區,包括凱裏、雷山、台江、丹寨、麻江、劍河、黃平、施秉等縣市,被認為是“苗疆腹地”、“苗族的大本營”。每逢節日,人山人海,笙韻幽遠,古歌、飛歌、酒歌、山歌、情歌熱情豪放;蘆笙舞、銅鼓舞、板凳舞、木鼓舞古樸多姿。彙集成多彩的歌舞海洋,足以讓到訪者迷醉。
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熱情好客,酒在他們的心目中是接待親朋的佳品。如有貴客進寨,得按苗家禮俗喝攔路酒。從寨腳公路開始,一直到寨頭的進寨門樓,通常設有12道迎客攔路酒卡。每道酒卡在路中間放一張方桌,兩邊站著幾個身著盛裝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壺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兩土碗,表示福壽雙全。最後一道酒卡是進寨門樓,土碗換成了大牛角。能夠打“通關”的人,就是“海量”了。不過不善飲酒的客人也不必擔心,隻要你雙手背在身後,彎腰用唇輕觸酒杯即離,並有禮貌他說一聲“兜社莫”(苗語“謝謝你”)就可以“過關”了。主人雖然好客,但絕不會強人所難。
風景凱裏
南花苗寨
南花苗寨是巴拉河沿線較為典型的苗寨之一。該村寨民風古樸,吊腳樓鱗次櫛比,依山而建,民居建築,整齊完美。古樹交映,巴拉河繞寨腳而過,山青水秀,好一派農舍風光。
在這裏主要看苗族女子的服飾。南花苗寨的女子多穿長裙,被稱作“長裙苗”。這裏的百褶裙長達80厘米。節日時的牛角銀飾是另一個特色,“大牛角”長達1米左右。
位置:凱裏市三棵樹鎮,地處美麗的巴拉河畔。離市區16公裏,距修建的凱麻高速公路三棵樹交叉出口處僅6公裏。
票價:0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在凱裏客車站坐往雷山方向的中巴,在南花村下,上車買票,票價3元。行程約半個小時。下車後步行過風雨橋走5分鍾便是。
自駕:經320國道,轉省道盤山公路。
麻塘革(亻革)家
(亻革)家是一個獨特的少數民族,他們散居在凱裏西北魚洞、龍場各鄉,僅1萬多人口,不列入55個少數民族之內,是全國惟一一個沒有辨別的民族。(亻革)家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和語言、服飾,其裝束有如古代的將軍,全身上下披掛起來威風凜凜。
麻塘最吸引人的,是有著鮮豔色彩與精致圖案的亻革家蠟染。當地的女子從八、九歲就開始學著點花,十五六歲時已成為點蠟能手,從身上的衣裙、背帶、圍腰到家中的窗簾、被麵、桌布無一不以蠟染裝點,因此來到麻塘,也就掉進了蠟染的的世界,難免有頭暈目眩的感覺。
麻塘也很商業化,去的路也特別遠。不過婦女們穿民族服裝的比例還較高,至少是頭飾還保持。
位置:凱裏西北魚洞、龍場各鄉。
票價:0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從凱裏汽車站搭乘前往魚洞、龍場方向的中巴,在麻塘路口下車,步行15分鍾進入麻塘(亻革)寨,車費3元。
自駕:開車往漁洞、龍場方向,到麻塘,步行進(亻革)家寨。
香爐山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香爐山心不甘!”香爐山因其山形酷似香爐而得名,是農曆六月間苗漢各族舉辦“爬坡節”的地方。節日期間,香爐山鎮邊的大小山坡上,經常舉辦各種跳蘆笙、對歌、鬥牛等活動。
明清兩代,苗族人民為對抗官兵的鎮壓,多以香爐山為營地聚眾反抗,香爐山也就成為苗疆的“聖山”。
位置:凱裏市西北15公裏處。
票價:10元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在凱裏市凱運司車站乘往龍場、漁洞方向的中巴車或38路郊縣班車在虎莊下車。10公裏路,20分鍾車程,車資2元。
自駕:往龍場、漁洞方向,虎莊停。
平良古峽
古峽兩邊是懸崖峭壁,氣勢雄渾。峽中江水湍急,浪花翻滾,流程達10餘裏,故又名十裏古峽。
古峽之口,右有駱駝峰,左有白壁岩,兩峰對峙,遮天蔽日,猶如古峽的兩扇大門,把江水關藏在幽深的峽穀之中。一入古峽,涼風徐徐。白壁岩半腰有一幽深山洞,猴子經常在此出沒。白壁岩下的白岩塘,為江中之塘,水深達三四十米,江流在這裏呈大漩渦旋轉,由於塘奇水深,這裏的甲魚竟有10多斤重,鰱魚重達七八十斤。
過了白岩塘,便是“三十三浪”。“三十三浪”兩邊,有其狀如猴的猴子山和形似白發老翁的仙人山。兩座山峰都是巍巍矗立的百餘米高的斷崖峭壁。
過了“三十三浪”,轉過一堵巨大的岩壁,眼前是一壁如懸崖直刺青天。一股山泉便從這懸崖的頂端飛流直下,在幾十米處落在一岩簷上,又彈瀉下來,再次濺落在一岩簷上,最後才灑在江麵上,如絲如縷,如珠如鏈,如蓮如荷,如煙如霧。
位置:凱裏大風洞鄉平良村,距城區50公裏。
票價:5元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從凱裏市每天都有中巴前往,票價是8元。
自駕:從凱裏往大風洞鄉方向。
金泉湖公園
凱裏最大的公園,由金泉湖、鼓樓、蘆笙場、水上樂園、民族度假村等組成。金泉湖麵積約有10公頃,碧波蕩漾,在湖上劃船垂釣,愜意之極。金泉湖大壩右側有一座茶山,山頂有一座世界第二高的鼓樓,樓高30米、17層,整個鼓樓都是用木材建造而成,未使用過一顆釘子,不愧為侗族建築的奇跡。
位置:位於凱裏市東南小高山北麓,距市內約3公裏左右。
票價:2元
開放時間:8:00-18:00
交通:在麥德士大十字餐廳門口車站乘9路車,終點站下車即到。
自駕:凱裏市東南方向。
舟溪蘆笙堂
舟溪蘆笙堂建於明代。舟溪蘆笙堂是每年舉辦苗族蘆笙節的地方之一,屆時堂內外幾百隻蘆笙同時吹奏,所有苗家姑娘身穿銀衣頭戴銀冠銀角翩翩起舞,場麵非常壯觀。
位置:舟溪鄉口。
票價:0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從凱裏北京西路搭中巴經鴨塘前往,車費3元,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自駕:從凱裏北京西路往鴨塘方向至舟溪鄉。
麻江下司古鎮
嘉慶13年(公元1808年),下司被辟為商埠,到民國時發展為鬧市,有水陸碼頭,是黔東南重要物資集散地。鎮上商賈雲集,馬幫成群結隊,商號、貨棧、會館、餐館遍布街巷,徹夜營業,被譽為“小上海”。
西岸大街還保留著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修建的條石鋪砌成扇形的30餘米的石級大碼頭和小碼頭,以及禹王宮,觀音閣等古寺,古殿宇遺址,古民居,古巷道。位於清江村觀音山半山腰上依山而建的觀音閣至今保存完好,香火鼎盛。付袁護國將領天傳聲墓就在距下司1.5公裏的保秧洲。
位置:黔東南州麻江縣清水江畔的下司鎮域內,包括凱裏市的岩寨,鐮刀灣部分地區。
票價:0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在凱裏商場路有到下司的小麵包車,3元。也可坐任何到麻江、都勻的中巴,都經過下司。
自駕:沿320國道到麻江縣方向。
朗德上寨
寨內苗民的服飾以長裙為特征,所以又稱為“長裙苗”。這裏除了可以欣賞到苗族獨有的木吊腳樓建築外,還可以欣賞到寨民表演的攔路酒歌、盛裝苗舞、蘆笙舞、八抬蘆笙舞等節目。
郎德上寨民居依山而築,為木質結構吊腳樓,不少為清代(1616-1911年)建築,五條花街通向寨中,寨中有大小兩個鵝卵石鋪就的公共娛樂場所――蘆笙場。場子模仿古代銅鼓麵太陽紋的圖案,以青褐色鵝卵石和料石鋪砌成十二道光芒,朝著十二個方向伸展。寨子裏還有一個小型苗族文化博物館和一個清代苗族起義將領故居。
位置:凱裏市以南約50公裏,雷山縣城北17公裏。
票價:15元。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1.從凱裏長途汽車站坐往雷山方向的車,在朗德下寨路口下車,7元。步行約20分鍾到達朗德上寨。2.也可從凱裏市租車前往,來回車費約100元。如果玩兩個小時,司機會等你。如果玩的時間長,司機送到後返回,遊玩結束再電話通知司機來接。可以等接回凱裏後再一並付款。3.回程也可在路邊攔車,隻需5元/人,單程時間約40分鍾。
自駕:沿320國道西南方向行使,雷山路口折向東北至朗德下寨路口。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被譽為中國少數民族天然博物館。西江是凱裏周圍規模最大的苗寨,約有1000多戶人家,所以稱為“千戶苗寨”。這裏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腳樓,都是用楓木搭成,依山勢向兩邊展開,暗紅色的楓木板壁在夕陽照射下一片金黃。
西江,是中國僅有的,世界無雙的千戶苗寨,素有“苗都”之稱,是省級曆史文化名城(鎮),被譽為“苗族民族文化藝術館”,是研究苗族曆史、文化的“活化石”。
位置:位於凱裏的東南,從雷山路口折向東北。
票價:0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1.從凱裏客車站乘坐往西江的中巴,中巴車費10-15元,大約兩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交通十分順暢,但車次不多。2.可先從凱裏坐到雷山的車,半小時一趟,一個半小時,7元/人,然後就在車站換乘到西江的中巴,5-7元/人,從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一個小時一班。從雷山到西江也可以包車,麵的70元。
自駕:從凱裏沿320國道西南方向行使,雷山路口折向東北。
空申超短裙苗寨
在黔東南大山深處,有一支服飾特別古老而時尚的苗族,在五百年前他們就已經穿著“超短裙”。特別是姑娘、婦女,無論春夏秋冬她們都穿著僅有十多公分長的短裙,後來由於服飾的明顯特征,在苗族的分支中人們稱他們為“短裙苗”,這個“短”字實際上已有五六百年曆史。
這裏最為世人矚目的是每年一度的“茅人節”。每年農曆二月至三月,成年男女青年不論年齡大小,結婚已否,凡自己樂意都可以任意找與自己情意相投的伴侶結隊到茅人坡紮茅人、對情歌、逗趣。特別意合情投者,則相互暗示,離群另尋靜處。節日氣氛熱烈、奔放、自由、浪漫。
位置:距縣城94公裏。
票價:0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有兩條線路可以到達:1.從榕江縣城去(96公裏),2.從雷山翻越雷公山去。兩條線路都有客車到達。
自駕:兩條線路都是沙石路,最好駕駛越野車去。
新橋水上糧倉
大塘鄉新橋村有座被建築專家譽為“罕見的建築風格,舉世無雙”的水上糧倉,古樸的建築、精妙的設計,使人為之著迷。糧倉建於水塘上,具有防火、防鼠、防蟲蟻三大功用。
位置:離縣城13公裏的大塘鄉新橋村。
票價:0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縣城有客車到達
自駕:山高路險,駕車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占道,轉彎一定要鳴號。
排卡村
排卡村以蘆笙製作而著名,村裏80戶苗家,其中有12戶專門從事蘆笙製作,而且是世代相傳,這裏已生產數萬支蘆笙銷往國內外,所以記得在這裏買一支蘆笙帶回家啊。另外,這裏同樣可以欣賞到蘆笙舞和苗家飛歌,還有“攔路酒”和“送客酒”。
位置:排卡距雷山縣城3公裏。
票價:0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可租“蹦蹦”車前往,3元/人。
自駕:從凱裏沿320國道西南方向行使,雷山路口折向東北至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