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十七章 陶俑事件(12)(1 / 2)

第一卷 第七十七章 陶俑事件(12)

第一卷 第七十七章 陶俑事件(12)

我們四人猶如葫蘆吊在半空,苦思冥想,卻無破解之法。

夏03說,“我們是不是中計了?”

我心中一驚,“此話怎講?”

夏03說,“那夥盜墓賊知道地宮機關重重,他們在三元洞開鑿裂縫,引誘我們當替死鬼。”

夏03的猜測不無道理,何老二的死就是明證,或許他們此時正在洞外與何老二大戰呢。

郭中雲道,“他們的確進來過,青銅方柱上沒有腳印,而四周銅壁上卻留下了痕跡。”

郭中雲將探照燈打在對麵的銅壁上,我尋光看去,很快就發現了蛛絲馬跡,那是一個淡淡的手印,如果不細看,幾乎難以發現。

夏03驚奇道,“其他三麵銅壁上也有手印!”

郭中雲繼續說,“手印上能看出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盜墓賊至少有四人,都是男人,而且身手不凡,他們沒有戴手套,因為手上的汗漬粘走了銅壁上的薄灰,所以形成淡淡的手印。”

我嘖嘖稱奇,郭中雲不起當偵探真是可惜了。

徐三禾說,“手印也告訴了我們進入地宮的方法,咱們隻有一次機會,都注意聽著,我們四人互相擊掌,反力作用下,我們分別向四麵銅壁蕩去,每人伸出右手向牆壁擊一掌,記住!一定要打在手印上!”

我和夏03點點頭,說實話有點緊張。

啪!

一聲脆響,我們四人蕩開,當我靠近銅壁最近時,我迅速出掌,擊在手印上。

銅壁發出“嗡”的一聲悶響,我心中驚詫,這銅壁裏麵竟然是空的。

我們一人在銅壁上擊了一掌,皆準確無誤地擊在手印上,當我們蕩回來時,就聽到腳下傳來“嘣嘣”的怪響。

我低頭看去,那些高低不一的青銅方柱緩緩升降,最後平齊,一眼看去,竟如地麵一樣平整。

徐三禾說,“機括解除了,咱們下去吧。”

徐三禾說完,打開繩索下降器,緩緩落地,然後解開安全帶,從懷裏掏出一隻白雀兒。

白雀兒刷的一下就飛進盜洞裏麵,何老大他們見了白雀兒,就知道我們安全進入地宮了。

夏03驚奇道,“掌擊銅壁就解除了機括,真是神奇呀。”

郭中雲道,“秦始皇陵地宮的機括神鬼莫測,稍有疏忽,就會命喪黃泉。”

我好奇問,“這青銅密室是什麼機括?”

郭中雲道,“十有八九是傳說中的雨矢!想必你剛才已覺察到銅壁內空洞有聲,雨矢連弩就藏在其中。”

秦軍打仗有三樣法寶。

第一就是雨矢連弩,這種威力強大的弩機安裝在蒙著牛皮的巨大木箱裏,木箱安置在四輪板車上,由三十六位秦兵操作,移動時,六人拉六人推,發射時,由六人拉動鉸鏈,轉動絞盤,牽動硬筋,可以百箭齊發,一波射完,迅速將箭矢裝進箭孔之中,三十六人齊拉鉸鏈,上緊硬筋,就可以再射了。

第二就是四乘戰車,四匹裹著牛皮的良馬拉著青銅戰車,車廂車輪兩側都安裝著鋒利的短刃,車上乘三人,一人用弓箭,一人用裹著牛皮的木盾,一人用兩米多長的大戈,衝鋒之時,十輛戰車一組,並排而馳,陷陣之時,兩輛戰車一組,如刺刀一樣交割敵軍方陣,這種強大的戰車,就像二戰中的德國坦克幾乎沒有敵手。

第三就是秦國製度,主要是雇用製和爵位製。雇用製從根本上保證了武器的精良,爵位製則激發出秦兵的凶猛,關於秦軍有許多值得大說特說的地方,不過這裏就不贅述了,大家可以找相關資料。

當郭中雲提到雨矢連弩時,我不敢想象,一旦我們觸發機括,這個青銅密室將變成恐怖殺陣,四麵銅壁發射出數以百計的箭矢,將我們刺成馬蜂窩。

郭中雲摘下防毒麵具,俯下身子,仔細觀察著地麵上的灰塵,又用手指沾了一些,放在鼻下聞聞。

郭中雲嘴角動了一下,我已經觀察好幾次了,當他有這個動作時,證明成竹在胸。

我問,“又發現什麼了?”

郭中雲笑道,“那夥盜墓賊解除機括之後,在地麵上走動過,不過痕跡被掩蓋了。”

郭中雲見我不明白,便演示給我看,他伸出兩根手指,來了個二指禪倒立行走。

郭中雲站起來說,“這下看明白了吧,他們是用手指走路的,所以地麵上不可能找到腳印,他們袖子裏麵藏著灰土,手指摁過的地方,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灰土,所以看上去好像沒有痕跡,不過如果仔細觀察,兩種灰土顏色和氣味都有差異,當然你們看不出來,這需要專業的盜墓知識。”

徐三禾說,“這種古怪的手法正是《破秦經》中記載的盜墓之術。”

夏03感歎道,“盜墓者也不容易呀,除了要懂專業知識外,還要練出一身硬功夫才行。”

郭中雲根據蛛絲馬跡來到青銅密室的東南角,他指著一處道,“這裏有一個淡淡的指紋,應該是打開密室的機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