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男人揶揄一個年紀比他大的女人:“我會喜歡她?我才不需要用她來補身。”
一個女人不過先後跟兩個文人拍拖,有男人揶揄她:“文人盡可夫。”
這些男人跟那個審視女人手背的男人一樣,刻薄到令人覺得恐怖,怎可以付托?
男人:吝嗇
兩小孩互相嘲弄對方的父親吝嗇。
甲說:你爸爸太小氣了,開那麼大一間鞋鋪,你妹妹居然還穿雙破鞋。
乙說:你爸爸更小氣,他既然是牙醫,你弟弟卻隻長了兩顆牙!
這個笑話或許隻能博人一笑,兩位父親誰是真正的吝嗇卻昭然若揭。世界上偏偏就有那麼一種男人,他明明可以讓自己的妻子兒女過得好一些,卻硬是把手裏的銅鈿握得緊緊的,絲毫不肯放鬆半點,情願讓他們窘迫度日。他從來不請朋友吃飯,不給別人送禮物,一旦別人請他,送他東西,他倒是非常樂意接受。
關於吝嗇男人的故事,世界文學名著中是有精彩的描述:葛郎台、阿巴公、潑留希金和夏洛克,他們的吝嗇至極使他們顯得可憐、可笑、可恨又可鄙,永遠為人所不齒。
其實,錢財乃身外之物,太精明或太摳門兒隻能顯出自己的捉襟見肘與小家子氣。該豪放時應豪放,雖不必一擲千金,但也無須錙銖計較。須知小氣的男人是永遠不會討人喜歡的。
男人:約會時各自付帳,倒胃口!
在一次聚會上,朋友小姍講述了她最近的一次“際遇”:一位帥哥像是早已傾心於她,請她吃晚飯。那晚上的氣氛異常浪漫溫馨,搖曳的燭光下,那男孩還安排‘了下一次的約會方式,要小姍和他一起去滑早冰。小姍爽快地答應了。
侍者送上帳單,他們一共吃了六百八十多塊,帥哥麵對這筆不菲的價皺起了眉頭,先是問打不打折,而後摳摳索索地摸出了錢包,傾盡所有也還不到四百塊錢。他於是對小姍說:“我們各付一半的帳吧?我回去還要打‘的士’呢。”小姍的好情緒一下就一掃而光,拿出錢遞給侍者而後頭也不回地走了,任憑那帥哥在背後喊破了嗓子。
“沒想到這個人約女孩子出去居然不帶夠錢,不管他有多帥,我是再也不願見他了。小姍憤憤不平地說。在座的朋友也紛紛嘲笑那個洋相百出的男孩子。
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她的作品中還記敘了這樣一件事。一次,一年青人請她共進晚餐,而後開車送她回家。在車上,那年青人欲和三毛親熱一番,被三毛給拒絕了。
“怎麼,你不來?”那年青人詫異地問,因為在美國,男人請女人吃飯,目的就是想和女人上chuang。三毛斬釘截鐵地答:“我不來。”
“那麼,今晚的晚餐請你也付一半費用吧?”
這又是另外一種約會時男女各自付帳的情形,如果說前麵那個男人僅僅是因吝嗇而可笑的話,則後麵的這個男人簡直有點可鄙了。
沒有哪一個女孩子願意約會時各自付帳,即使她錢包脹得鼓起來,她也要心安理得地享受“女士特權”。對於男人來說,是你主動約請別人的,理所當然該你付帳。俗話說“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你請她吃飯,請她看電影,一次次地為她花錢,一旦打動了她的芳心,她是非常願意為你付出的。
因此,不要在與女孩子的約會中實行什麼AA製,那會徹底地損了你的麵子,還會令你心儀的女孩子從此對你大倒胃口。
男人:你與誰為伍?
吝嗇的男人在朋友圈中也必然是尷尬的角色。
一群朋友在一起吃飯,該付帳的時候,吝嗇的男人要麼裝聾作啞,要麼借故上廁所偷偷溜掉,等到別人付完了帳,他才裝模作用地去掏腰包。
吝嗇的男人在小事卜斤斤計較,這就注定了他在事業上也很難有所進展。
一次,一位姓王的老板請兩個生意上的朋友吃飯,目的是想求得他們的幫助。這兩位朋友平常見慣了大場麵,所以將王老板帶到了一家較為高檔的餐館。落座後,侍者送上菜單,王老板一看菜價頓時麵露尷尬之色,說:“我今天中午吃得太飽,在現在胃裏還難受呢,來來來,以你們為主。”
兩位朋友一下便聽出了他話中之意,隻簡單地點了兩道較為便宜的菜就不再點廠。
飯後,這兩位生意人的合作夥伴悄悄議論,這王老板如此吝嗇,連吃頓飯都舍不得,與他合作那是肯定要吃虧的,以此便回避王老板,不願與他合作。王老板生意沒做成,吝嗇的名聲卻從此傳出去了。
人們都不大願意同吝嗇的男人打交道,和他們在一起,一是會吃虧,二是怕自己從此也沾上了斤斤計較的毛病。吝嗇的男人也隻有吝嗇的女人才會與之相配,慷慨大方的女孩子是不屑與之為伍的。同樣,吝嗇的男人在—群豪爽的男人中間也是沒有市場的。他們因為吝惜錢財,所以對友情與信任也就大方不起來,他因為守著自己門前的那一畝三分地。所以看不到更廣闊的天地。
慳吝的男人,他可憐的命運是早已注定。如果他不肯改變自己的做法,不肯開闊自己的心胸,那麼任何人都不會成為他長久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