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 / 3)

三、青春期又是一個變化的時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變化最為迅速也最為明顯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兒童的身體、外貌、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交往與情緒特點、人生觀等,都脫離了兒童的特征而迅速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人。青春期是一個既可預測又不可預測的時期。

四、青春期還是一個反抗的時期。在很早以前,著名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稱為“消極反抗期”。由於少年身心的逐漸發展和成熟,個人在這個時期往往對生活采取消極反抗的態度,否定以前發展起來的一些良好的品質。

五、青春期是一個負重時期。從青春期男性所承擔的義務、責任,到他所要應付的各種問題來看,青春期也是一個負擔很重的時期。他們既要求承擔生理發育的負荷,也要承擔社會對他們提出的新的要求。此外,青春期少年處於中學階段,他們要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為以後的生活與發展奠定基礎,特別是要為考大學、尋找職業做好準備,所有這些負擔交織在一起給青春期的少年帶來了極其沉重的心理負荷。

男人:青春期的不良心理

青春期男性由於身體及心理的其他方麵的顯著變化,因而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和問題。

一、渴望孤獨。青春期男性有一階段會從同輩朋友群體中退縮出來,單獨地關在房間裏打發時間,他們需要獨自地思考所麵臨的問題,而不喜歡其他人指手劃腳。青春期男性渴望孤獨,往往是由於他們認為生活中缺乏真正了解和同情自己的人,他們能夠坦誠地與之交心的人太少,而粗暴幹涉他們的人太多,因此引起了他們的厭惡和反感,使他們盡量地隱蔽起來,關閉思想感情的大門,想獨自一個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厭惡做事。與兒童時代精力充沛、無憂無慮的情況相反,這時的男人往往表現出厭倦情緒。他們不僅逃避做家務,也忽略學校的功課,本來學習很好的學生,會一下子就滑下來,而本來功課就不好的學生,則會變得更加糟糕。這種現象是由他們的生理變化所引起的一種正常現象,而不是故意偷懶造成的,如果他們能知道做事的原因,還是會做事的。

三、厭煩。青春期的男人對以前所玩的遊戲、社交活動及整個生活方式都很厭煩。他們會在行為中表現出這種厭煩,如拒絕參加以前所喜愛的活動,或是批評這些活動是愚蠢的孩子氣的。

四、對社會持敵對態度。青春期少年由於比以往更加成熟,因此,許多人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成人工作,每天都要肩負著一些瑣碎的家務,這種狀況使得他們一天得花許多時間為完成這引進事務而奔忙,精神十分緊張,這使他們容易表現出憎恨他人的快樂的情緒,並通過反對、不合作、反抗以及一意孤行等方式,來破壞別人的樂趣。他們倔強、欺侮弟妹,在社會上與人打架、蓄意傷害別人等。

五、反抗權威。青春期少年由於自我的覺醒和獨立意向的增強使得他們在各方麵都要求自行其是,表現自己的主張,而反對別人的支配。在家庭中,他們首先是想從父親的權威下解放出來,不斷違背父親,引起父子關係的緊張。在學校,他們想從教師的權威下解放出來,因而不斷反抗教師,引起師生關係的緊張。他們在一起講悄悄話、不專心、精神懶散、講別人閑話、滿懷憤恨、多疑、不聽話、魯莽、缺乏耐心、不守規矩、剛愎自用、逃避異性等,實際上都是這種心理的表現形式。

六、缺乏自信心。兒童時期的個體是很自負的,甚至認為可以適應任何環境,但是進入青春期後,自信心卻會產生明顯的動搖和畏縮,他們常因為擔憂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處理自己與社會的事情而喪失信心,但是這種心理時常以“過份自信”和“反抗”、“不服從”等來作為掩飾。他們因為怕自己無法做到而拒絕別人要他們做的事情,或是自吹自擂,宣稱可以做非凡的事情,但在無法履行時,就力求規避或是冒險進行。因此,這時男人自信的不足,往往會以過渡補償行為表現出來,為了表現自己,他們往往逞強蠻幹,因而也給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了一係列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