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忽必烈和他的理財師們(3)(1 / 3)

看到了這一點,桑哥剛剛上任就推出了自己的鈔法:至元寶鈔,至元鈔共分十一等,以“貫”為單位、以金銀為本位,至元鈔一貫值中統鈔五貫、二貫當白銀一兩或赤金一錢。朝廷對中統鈔不做統一兌換要求,但是,每年鹽鐵酒茶稅收一半以上要以中統鈔繳納,字跡模糊、破角磨邊的中統鈔(昏鈔)要到指定地點進行兌換,如此,中統鈔將在流通中自然消亡,至元鈔與中統鈔將實現自然過渡。

現在看來,桑哥的原意是以貴金屬為至元鈔重建鈔本,重樹至元鈔貨幣信譽,直至至元鈔完全取代中統鈔。不過,桑哥麵臨與盧世榮一樣的問題:必須為至元鈔找到充足的金銀準備,至元鈔也不能濫發。

盧世榮解決不了的問題,桑哥一樣也解決不了。

至元鈔發行當年,忽必烈突然想到安南曾經不聽命令,於是下令征伐安南。雖然蒙元軍隊前期一度在這場戰爭獲勝,中後期卻被困在叢林和水網地帶。不久,南疆八百媳婦、金齒、貓老等地也開始興兵進犯蒙元帝國,到處都是軍事、到處都要用錢糧。

怎麼辦?

答:加印至元鈔!

至元二十六年安南戰爭結束前,蒙元帝國共發行了一百九十萬錠至元鈔。大都物價應聲而起,據彭信威先生估計,僅至元二十六年一年大都金銀價格漲幅又提高了六至七倍。

阿合馬、盧世榮之所以在理財大臣的位置上跌下來,就是因為“物價翔踴”。現在,為了遏製至元鈔增發,桑哥拿出了自己的勇氣,他對蒙元貴族下了殺手!

蒙元帝國統治集團出身遊牧民族,上層貴族始終保留著一些原始社會傳統:帝國就是所有兄弟姐妹的共同財產,大汗有的東西我們一定也要有。忽必烈也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天下是祖宗拚了老命才搶來的,有錢大家一起花嘛!每次親戚朋友來向忽必烈索要賞賜,忽必烈就會大筆一揮,賞中統鈔若幹!

若幹是多少呢?

在中統鈔尚未貶值的時代,賞賜用真金白銀的,就連曾經與忽必烈爭奪皇位的阿裏布哥的遺孤也能得到一百塊銀錠(每錠重兩公斤)。到了中統鈔、至元鈔泛濫的時代,賞賜也就更沒了邊際,最高紀錄是一天賞賜麵值數百萬錠的中統鈔!

在桑哥看來,蒙元貴族向大汗索要財富完全是一種無賴行為:你與國何功,憑什麼來索要財富?

無法勸諫忽必烈對外興兵,還收拾不了國內一幹蒙元貴族?

在一次朝議中,桑哥向忽必烈進言:蒙元貴族早就各有封地,但是這些人仍舊不斷向朝廷索要賞賜;財富循環自有其理,任何一分財富都非天墜地出,皆取於民,帝王一絲不慎,還不知有多少百姓要流離失所。

結論:毫無節製的賞賜必須廢棄。

大概忽必烈對蒙元貴族毫無節製的索要也厭煩了,他這樣回應桑哥的建議:這樣吧,你列出一個名單,但凡在這個名單上的人,我以後就不再賞賜了。這個事情桑哥還就當真了,真給忽必烈拉了一個黑名單出來,榜上有名的人不但不能在皇室得到賞賜,還要按封地數量照單納稅,即“驗畝征租”。

對白吃、白拿慣了的蒙元貴族來說,桑哥這種行為幾乎等於逆天!天下是咱們老祖宗提著腦袋打下來的,憑什麼不給我賞賜?不給賞賜也就罷了,還要打著“驗畝征租”的名義收稅?

一批蒙元貴族終日上門找桑哥理論,不但砸了中書省官衙和桑哥的府邸,還理直氣壯地喝罵桑哥:錢豈爾家物?我自取自家物,幹爾何事?

曆代封建王朝不乏貪官汙吏,但是,如此理直氣壯、還敢砸了中書省和宰相的府邸,中國曆史上恐怕也隻有這一次。

麵對這群無恥又無知的強盜,桑哥使出了絕招:你不是要錢嗎,我就要你的命!

至元二十四年起,桑哥對朝廷各部、各地行省派出稽核人員,清查國庫、貪汙,號召全體臣民檢舉揭發自己的長官。最終,包括中書省平章政事忽都鐵木兒、兵部尚書忽都答兒、潛運司達魯花赤怯來在內的一批高級蒙元官僚被處死,真定宣慰使速哥、南京宣慰使答失蠻等一批蒙元貴族因“不職”、“無心任事”被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