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文漢博士:金融闖將 建樹業界(1 / 3)

金融海嘯席卷全球時,身處風口浪尖的金融行業,能不受其影響,並保持著理性思考的,能有幾人?金融戰場風譎雲詭,置身其中,幾經沉浮,仍能泰然自若,並始終保持著勇不言敗精神的,又能有幾人?在唯利是圖的商業社會中,領導著屬下多間上市公司,雖是百般繁忙,恨不得一天當做兩天用,卻仍要抽出大量時間參與社會服務,並積極奉獻於公益與慈善事業中的,試問又有幾人?

其實,這所有的答案都在同一個人的身上產生了交集,他就是王文漢博士。所謂“行遠自邇,積微成著”,在個人事業發展之途中,王文漢博士將潮人的奮勇拚搏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他也經曆過挫折,但挫折造就的,反而是他居安思危的睿智與百行善舉的仁心。都說王文漢博士不僅是一位卓越的金融家,更是一位冷靜的思想者。與他交談,就如經曆一場金融智慧的洗禮。而在思想產生的電光火石中,沉浸在這位金融闖將的戰略眼光與大度胸懷中,我們感悟到的,是那建樹業界的自信與從容。

慎思篤行 臨“危”不懼

當全世界皆陷於金融海嘯的風浪中而舉步維艱時,聽聽金融戰略家的專業分析就顯得至關重要。特別是處在香港這座前沿城市中,作為行家的王文漢博士更是看得透徹。他直言:“香港這次受影響很大,這單從直線下跌的股市即可看出。不過還好我們集團躲過了這一劫,受影響比較小,而這主要是基於公司在整體戰略部署上的成熟思考。我們在股指三萬點時即開始調走股票,並且幾乎不接受落盤,雖然業績受到一定影響,但相對來說是穩定了企業。”思想者的力量可見一斑。

王文漢博士還指出,從這次金融海嘯中更可洞悉各國的金融政策與戰略。“金融海嘯對全球影響都很厲害,但是一直奉行保守政策的加拿大卻受影響較小。美國作為這次金融海嘯的引發者,受影響是最深的。但是美國在危機中的表現卻不盡人意。”其實,大家都感到奇怪,在雷曼兄弟出現危機時,為什麼美國政府不伸手救援而任由其破產?王文漢博士解釋道:“因為那時美金一直在貶值,如果伸手救雷曼,可能美金價格會貶下去。但是美國政府算好雷曼破產,受損失最嚴重的是龐大的海外資產,對它自身的影響反而更小。所以不救雷曼也是一個策略,因為當全世界資產皆元氣大傷時,美金就會變得強大起來,成為一個避難所。由此也可知悉,美國所有的銀行都存在很大風險。一直以來,無論是大通、花旗還是美國銀行,每家都覺得自己才是‘老大哥’,它們在資本市場炒作這麼多年,資金風險很大。”

對於中國市場,王文漢博士表現得積極而樂觀。他說:“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內地市場一直實行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這次麵對衝擊,政府也做了很多準備,比如實行新勞動法,就將很多劣勢企業淘汰掉了,剩下的也大多是健全的企業,有實力挺過這次金融危機。而此次香港有祖國大陸做後盾,更有信心平穩度過危機。其實,在港股市場中,大陸企業來港上市的,跌的不是很多,反而是本港企業跌幅較大,而這對於維持港股市場有著重要的穩定作用。另外,香港也是經過諸多困難,如‘97金融風暴’和03年‘非典危機’,香港人都堅強地挺過來了。股票市場上去了時,大家又開始積極投資股票了,市場不會長期低迷下去的。”對於香港前景,王文漢博士給予了充分的信心。

金融闖將笑對風雲

征戰金融領域三十多年,王文漢博士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對市場表現得敏感而睿智。他發現,現在港股市場整體雖不景氣,但最近小股又出現了異動。“其實這就是正常的市場表現,當股市一片大好時,大家都會爭先恐後地去買彙豐、中資大股等。小股的升跌一向不是很明顯。現在大市下來了,一些炒家就開始研究小股,進而開始推動小股買賣。對於一般的股民來說,在大市蕭條中突然看見有支股票每天都在升時,就會立刻轉變心態前去購買,其實購買小股同樣需要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