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一線衛視鉚足勁獨播,二三線再難消受大劇
在一劇兩星的輻射下,明年衛視競爭將空前激烈。影視策劃人謝曉虎預言“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江蘇、浙江、東方的廣告收入與收視率直接掛鉤,所以他們一定會買大劇。小卡司主演的劇放到一線衛視播出的可能越來越小。”謝曉虎表示,二三線衛視則恐怕再難消受大劇:“現在針對一線衛視的獨播劇叫價140-150萬/集,雙星拚播就是70多萬/集,有能力承受的也就湖南、江蘇、東方、浙江四家。”浙江衛視負責購劇的馬鴻雁也認為,雙星拚播後,劇集價格成倍上漲,過去四星聯播,二三線衛視也能占到一顆星,但現在唯有一線衛視有能力承受。
電視策劃評論人舞美師表示,在拚星播出與獨播之間,更多衛視會選擇後者,“對一線衛視來說,拚星砸的錢同樣不少,但隻賺收視率,賺不到品牌效應。既然花這麼多錢,幹嘛不再多花點錢搞獨播呢?這樣一來,湖南衛視獨播的優勢可能就沒了,像湖南衛視獨播劇場承包大片年輕受眾一樣,未來或許各家都會有自己的受眾群和品牌。”
“采買”主導權轉移,製作方變花樣賺錢
在電視劇采買領域,過去一切都由製作方說了算,將劇集賣給四家衛視,再分銷給網絡。現在,視頻網站與衛視都加快了獨播戰略的步伐,主導權將移權至它們手中。“以後也可能是視頻網站買下整個版權,再分銷給衛視。因為一劇兩星之後,衛視要花更多的錢買好劇,以前1000萬一部的現在要花1500萬,它可能買不起。視頻網站就一下子把版權買斷,再分銷給衛視,這樣出價能便宜些。”舞美師如是說。
而製作方的生財之道也將多樣化。劇評人黃娟認為,在播出上“地麵聯盟”的新路子將受捧。“一家小衛視和地麵台一起播。明年正值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走地麵聯盟的劇會非常多,幾乎100%的抗戰劇,還有男性動作冒險劇、狗血劇都在往這條路上走。”
君和傳播副總經理李軍表示,現在更多影視公司開始注重商業開發,比如遊戲、圖書等衍生產品,盡量把劇集的價值最大化,這已成趨勢。比如正在熱播的《美人製造》,就先行開拓出了網遊、美容品等衍生產品。
“好萊塢電影的票房隻占總收成15%,其他85%都來自衍生產品。現在的電視劇製作公司或投資公司,無論從投資、製作還是商業開發,都應有精良的前期預算和操作。”賀盈時代的總經理張珺涵說。
大劇變少成本減小,二三線演員獲出頭機會
今年8月,一部《離婚律師》受到觀眾熱捧,吳秀波加姚晨的組合,超高的製作成本令業界瞠目。明年,類似的大劇將會越來越少。
李軍道破其中緣由:“大劇的產出不劃算了,兩顆星支撐不起來那麼高費用,成本太高的話大家都不會去拍。”多位影視公司老板一致認為,如今將成本控製在100萬/集比較保險,原來動輒一集投入二三百萬的時代結束了。
至於像《離婚律師》這樣的雙大咖配置,未來將不太可能複製。劇評人黃娟認為,原來演員勞務太高,一兩個一線演員就能拿走過半的製作成本,大家心裏都會算賬,“最近《新亮劍》團隊做了兩部劇,一個大咖都沒用,但他們拍戰爭戲很有經驗,盈利沒問題,電視台照樣喜歡。”
如今,一線演員的片酬依舊堅挺甚至漲價,比如劉愷威、杜淳就從1000萬一部劇的打包價,飆升至了1400-1500萬元。與此相反,二三線明星的片酬開始鬆動,那些賣給二線衛視的劇集,往往其演員打包價更加低廉。如同製作人簡遠信所說的那樣,二三線演員數量比一線多太多,有時要競爭就不得不降價。不過從另一個層麵說,這也是他們難得的機會。
明年依舊百花齊放,戰爭劇占據半壁江山
從電視劇種類來說,明年又會有什麼新變化呢?
李軍表示,明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今年有不少戰爭劇開拍,這類題材無疑會成為主流,“能占據半壁江山。”
《古劍奇譚》的大熱讓業內看到了商機,因此,古裝偶像劇會繼續走俏。據劇評人袖手2000透露,各大電視台都已經把這類劇的名額提前占好了。
此外,生活劇依然會受到歡迎,導演文傑分析稱,未來的生活劇絕對不會再局限於婆婆媽媽、生兒育女,會衍生出很多新的類型。
如同《死亡通知單》《約會專家》等劇的編劇白一驄所說,明年的電視劇市場會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麵,傳統的類型不會沒落,隻會出現不斷的創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