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狗血電視劇將失寵(1)(2 / 2)

另一方麵,為了明年買劇的資金更充足,電視台也在今年大力播好劇,期待收視成績吸引招商。比如今年收視成績十分突出的山東衛視,其招商的價格比去年高出了30-40%。

觀眾細分日益明顯,台網兼顧成最大難題

電視劇在網絡和電視台播出成績不成正比,業內一致認為是觀眾群體的變化造成的。喜歡在網絡看電視的一直都是年輕觀眾,而守在電視機前看電視劇的年輕觀眾卻越來越少,必然會出現今年這種情況。

對此,導演文傑表示,對創作者來說,如何同時兼顧網絡和電視觀眾,是比較困擾的問題。他坦言,如果電視劇還是按照傳統來做,年輕觀眾可能不買賬,但如果用年輕人的時尚觀念去做劇,對於傳統觀眾來講,又會產生距離,這對於創作者來講是比較尷尬和辛苦的。

不過賀盈時代的總經理張珺涵也提醒創作者,不要為了迎合某一類觀眾而做一些自以為是的“市場細分”,因為真正的好作品是沒有年齡限製的,一旦判斷失誤很可能兩邊都不討好。”

橫店開機率驟減,在拍劇組數量創新低

明年將正式實施“一劇兩星”政策,今年電視劇製作行業已不斷傳出進入“寒冬”的聲音,甚至有影視基地傳出了“逃亡潮”——常年有超過30個以上劇組同時開工的橫店影視城,被傳劇組大幅減少,最不濟時隻剩下6組,場麵“慘不忍睹”。雖說後來影視城辟謠稱此傳聞不實,但業內人士小A向記者透露,橫店影視城開機率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2011年最多同時有50個劇組在橫店,但近期在橫店的在拍劇組僅約有20個,少了一半多。

小A分析稱,一來這與一劇兩星有關,二來也與國產劇的發展階段有關:2011、2012年是井噴期,2013年電視劇集數從18000/年下滑至15000/年,今年或減至14000集,“當年就是盲目上馬,之前很多花大錢拍的電視劇到現在還沒播,而越大的公司存貨越多,對電視劇的拍攝就越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