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沒有材料的自傳(34)(2 / 3)

如果我是別人

碧空如洗,然而充滿陽光的天空凝滯下來。這不是未來的暴風雨給現在帶來的壓力,也不是無意識的身體產生的一種不適,更不是湛藍的天空中出現一團迷霧。這是想到不工作使我們產生的一種倦怠感,一片羽毛撫過我們睡意綿綿的臉。天氣悶熱的夏天。郊野甚至吸引著那些不喜歡它的人。

如果我是別人,對我來說這無疑是快樂的一天,因為我會去感受,而不是去思考。我會盼著完成一天的正常工作——對我來說是異常單調的日複一日——然後和一些朋友乘坐電車去本菲卡。我們會在太陽落山時坐在一家花園餐館裏吃晚飯。在那一刻,我們的快樂會成為風景的一部分,被看見我們的人欣賞。

但是,由於我就是我,我想象自己是別人所得到的快樂,我自己一點也感受不到。是的,很快,那個走在樹下或涼亭下的“他我”將兩次吃喝到我所能吃喝的,兩次笑我所能想象出來笑。不久後的他,現在的我。是的,我暫時是別人:作為別人,我像被襯衫遮掩的動物一樣存在,看見並生活在人類的卑微快樂中。真是美好的一天,使我夢見了所有這一切!天特別藍,就像我向往成為一個精力充沛的銷售員,完成一天的工作後去度假,這種夢想一閃而過。

格言幾則(續)

鄉村總是在我們不在的地方。在那裏,也隻有在那裏,樹木和樹陰才真實存在。

生活是感歎號和問號之間的踟躕。句號解決疑問。

奇跡產生於上帝的懶惰——更確切地說,我們創造奇跡時把它歸因於上帝的懶惰。

上帝是一種化身,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

對一切臆想的厭倦……

醉酒

輕度醉酒的微溫,帶著一種柔和而有穿透力的不適,使我們疼痛的骨頭發冷,悸動的太陽穴下的眼眶發熱——我鍾愛這種不適,就像奴隸鍾愛他的壓迫者。醉酒使我陷入一種虛弱顫抖的消極狀態。驚鴻一瞥中,我看到了幻景。拐過思想的彎道,我迷失在突如其來的意外感覺中。

思緒、感覺和願望變成一種單一的困惑。信仰、情感、想象之物和真實之物全部混在一起,像翻轉的抽屜將各種各樣的東西打翻在地板上。

377.遙遠的感覺

在康複期,我們會感覺到一種憂傷的快樂。如果之前的疾病影響到我們的神經,則更是如此。我們的情緒或思想正處在秋天,更確切地說,由於天空中見不到秋天才會有的落葉,則更像是初春。

我們的疲倦令人愉快,這種愉快隻會帶來一點點傷痛。我們覺得有點遠離生活,盡管身在其中,猶如呆在生活這間房子的陽台上。我們陷入沉思,不再進行真正的思考;我們去感受,卻沒有產生任何可以描述的情緒。我們的願望愈發平靜下來,因為我們已完全不需要它。

就這樣,某些回憶、希望和模糊的欲求緩緩地爬上意識的斜坡,像是站在山頂上隱約可以看見的旅行者。對無用之事的回憶;無法實現也無關緊要的希望;天性或表現並不強烈的欲求,甚至不能夠渴望去改變。

當這一天的天氣符合我們的某些情緒——比如說今天,盡管時值夏季,天空烏雲密布,由於微風沒有一點暖意,我們幾乎覺得發冷——那麼在這種心境下,我們的思想、感覺和生活的印象就會格外明顯。並不是說,我們已經產生的那些回憶、希望和欲求變得更清晰。但我們對它們的感覺變得更強烈,它們飄忽不定地湊在一起,荒謬地壓在我們的心頭。

這一刻,我莫名其妙地產生一種遙遠的感覺。我站在生活的陽台上,是的,但未必就是這種生活。我站在生活之上俯瞰著生活。它展現在我麵前,各種斜坡和梯田,朝著山穀村寨裏白色房屋的嫋嫋炊煙向下延伸。我閉上眼時仍然在看,因為我並未真正在看它。我睜開眼時什麼也沒看見,因為我從一開始就並未真正在看它。我除了感覺到一種朦朧的懷舊之情,什麼感覺也沒有,不為過去,不為將來,也不為現在——一種毫無特點、無窮無盡、難以理解的感覺。

分類

事物的分類學家們,我是說,那些僅僅把分類當做科學的科學家們,他們通常沒有認識到,可分類的東西無窮無盡,無法被分類。不過,真正使我詫異的是,他們沒有認識到那些隱藏在知識隙縫裏的——靈魂的和意識的東西——它們也能夠被分類。

也許因為我想得太多,抑或是夢得太多,或者可能出於一些其他原因,我無法將存在的現實和不存在的現實(夢中的世界)區分開來。因此,在我對天地的沉思中,我把太陽沒有照到或腳沒有踐踏到的東西嵌入其中——那是想象中的流動的奇觀。

我用虛構的晚霞給自己鍍成金色,但我虛構的東西隻能存活在我的虛構中。想象中的微風使我歡欣,但想象中的東西隻有在被想象時才存在。各種構想賦予我靈魂,每一種構想都將屬於它自己的靈魂賦予我。

唯一的問題是現實問題,它難以解釋是因為它是活生生的。一棵樹和一個夢之間的差異在哪呢?我可以摸到樹;我知道我有夢。這一切究竟意味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