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誠信,眾望所歸(3 / 3)

你遵守誠信,就請像你所說的一樣,在你們相約的地方見麵;你遵守誠信,就請像你所說的一樣,寫好你的文件……

誠信精神,眾望所歸,讓我們每個人都將其作為我們生活中和職場上的座右銘,讓社會處處充滿誠信,讓所有爾虞我詐的失信行為從此不再有藏身之處!

參考文獻

[1]ON ETHICS AND ECONOMIC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Amartya Sen 1990.

[2]Stigler,G.J.1981:Economics or ethics?In S.McMurrin.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vol.2,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3]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and Samuel原son,P.A.1950:caluation of Real Nation Income.Oxford Economic Paper.

[4]Narrative Ethics William.Ellos Printed and Bound in Great by Athenacum Press Ltd,Newcastle Tyne 1994.

[5]Her zbargheErs,F and others,“The motivation to Work”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Doubleday,a division of Bantam Doubleday Doll Publishing Group,Inc.

[6]Managing Credit Risk John B.Caouette,Edward I Altman,Paul Narayanan John Wiley Sons,Inc.

[7]宋惠昌主編:《誠信:商道之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8]達人著:《比爾·蓋茨創業自白書:創造世界財富奇跡的12個秘密》,群言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9]約翰·凱著:《企業成功的基礎》,新華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10]保羅·詹森著:《誠信的種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11]傑爾·厄卡夫著:《關係決定成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12]劉光明著:《商業倫理學》,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

[13]劉光明著:《經濟活動倫理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14]劉光明著:《經濟運行與倫理》,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15]紀康保等著:《誠信中國》,中國盲文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16]阿馬蒂亞·森著:《倫理學與經濟學》,商務印書館,2000年5月出版。

後記

誠信是人類社會生活秩序的基礎,是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人類社會由野蠻、蒙昧發展到文明的每個階段都印證著誠信前進的腳步。

以誠信為基礎的契約關係,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文明,它反映著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信用文明。

誠信是生命體———人和企業的精神和靈魂———生命的皇冠。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假冒偽劣商品的社會環境中,這使我想起了薩特的一句名言:我們正在為確立人的定義而掙紮,我們現在的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我們的後人將成為人。讓我們為了實現這個美好的理想社會而努力工作和奮鬥吧!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多重信用問題研究”的成果之一,本書也是集體研究的成果,參加本書寫作的有:劉光明、李浩源、張帆、孫笑文、楊森、李大敏、劉靜、劉強、閻玉陽、羅曲雲等,由劉光明負責統稿。

本書在寫作和深入到中國石油塔裏木油田、青島啤酒、河南欒川鉬業集團公司等企業調研的過程中還得到了企業界許多朋友的幫助,他們是段玉賢、孫龍德、李沛玉、溫良、劉萬思、黃克陵、華長慧、陳波、劉元兵、田永濤、金蓉、施繼興、王榮華、陳燕寧、王榮章、郭立剛、李如成、喻鍾烈、中西元男、李楚亮、莊燕龍、李錦望、方竟成、鄭學根、左啟華、張建華、譚諾、杜桂福、王米成、章媛、楊亮、魯冠球、莫曉平、沈誌軍、宋華明、程捷、付傑、劉河生、吳詠鵬、宋曉東、張辛可、鄭小龍、彭嘉陵、何東初、賀懋華、胡崇杏、朱聖偉、梁建軍、蔣明明、徐萬茂、沈穀、譚躍進、蔡昌龍、樊國強、王家興、劉文華、鮑冬梅、朱舫、趙元翠、韓鐵峰、Tony Fang、Tom Morell、Laurent等。在此一並表示誠摯的謝意!

經濟管理出版社勇生為此書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辛勞,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劉光明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