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誠信,眾望所歸(2 / 3)

羌族酋長看到如此惡劣的天氣,認為平日養尊處優慣了的漢族大官鐵定不會前來,因而便臥於帳中沒有起身。

當種世衡一行披著雪花來到羌族部落時,羌族酋長才如夢初醒:“之前從未有其他宋朝官員來拜訪我們部落,沒想到在這樣惡劣的天氣,您竟然來了?您難道不擔心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會借機對您進行威逼利誘嗎?”種世衡麵帶微笑,坦然地說:“我是以心換心,對您我是完全出於誠意,怎麼會擔心這些呢?”

種世衡的誠意打動了羌族酋長,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漢族和羌族也因此建立了友好的民族關係。

這個故事無疑證明:誠信是為人之本。一個人隻有講誠信,才能獲得他人的尊敬與愛戴。誠信也是一種責任心的體現。如果沒有那份責任心,種世衡斷然不會頂著大風雪冒險而進,當然更談不上誠信。

責任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父母與兒女之間、朋友與朋友之間、商人與顧客之間……可以說,誠信無時不需,無處不在。它是做人的準則,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

誠信,是眾望所歸,它應該成為我們推崇的價值理念,這樣我們生活的社會才不會有爾虞我詐,才不會有為了金錢和權勢蒙混過關、相互欺詐的現象。在一個沒有誠信,是非顛倒的環境下,一個小小的謊言或許會引來軒然大波。

2008年上半年炒得沸沸揚揚華南虎照事件,終於在7月份水落石出了,虎照造假者周正龍因涉嫌詐騙犯罪被捕,陝西省13名官員同時也受到相應處理。

實際上,造假事件本身並不是什麼驚天大事,要查清真相也並不困難,可造假虎照事件為何會成為國人關注的全國性新聞呢?是因為在網絡的推動下,虎照真偽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很多網民不斷質疑虎照的真實性,但支持虎照真實性的勢力也不甘示弱,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讓人更覺其真假難辨。

雖然造假事件有了結論,但人們對其仍有很多疑慮。為何虎照事件很長時間內才給眾人一個明確的解釋?周正龍隻是一個普通農民,造假過程的技術含量也不高,但為何偵破卻花了這麼長時間?既然造假沒有技術含量,為何有那麼多技術專家為他撐腰?陝西林業廳組織的專家及官員為何輕易就“受騙”?

若是在一個誠信氛圍濃厚的環境下,周正龍的謊言會很快被揭穿,根本不會鬧得這麼沸沸揚揚。樹立誠信意識,會為自己和社會減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恪守誠信,是職場上的有力保障,誠信精神是眾望所歸。不論在任何形勢下,我們都不應被金錢和利益所左右,要始終如一地堅守誠信,才能得到眾人的信任,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喪失誠信,如同引火上身,會被眾人唾棄,最終會徹底失敗。

自2001年底開始的8個月內,美國凱馬特、環球電訊、安然、阿德爾菲亞和世界通信公司五大公司破產。其中環球電訊、世界通信和安然的破產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財務欺詐。這三家有共同的外部審計師——安達信。

2002年7月媒體指控法國媒體巨子維旺迪環球集團企圖虛增2001年利潤15億歐元,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隨即降低了維旺迪的信用等級。2008年7月2日維旺迪公司股價下跌將近30%,並且當時還在繼續下滑。維旺迪環球集團的財務顧問同樣是安達信。

在安然破產的前幾個月,澳大利亞國內第二大保險商HIH公司也由於同樣原因宣告破產,該公司蓄意隱瞞資產竟然高達4.68億美元。讓人更為吃驚的是,HIH背後執行財務審計的也是安達信!

作為美國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在會計師事務所行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由於其在國際上多起財務欺詐案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安達信不得不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僅安然集團的財務欺詐案,就對其造成嚴重打擊。

2002年3月11日《紐約時報》報道,安然破產案導致安達信損失慘重,公眾開始嚴重質疑安達信的專業可信性,這導致其客戶急劇流失。同時,安達信被查出將安然的大量會計記錄銷毀,以便減少司法部門對其刑事指控的證據。

由於財務欺詐而失去誠信的安達信在美國從此沒有了任何市場。由於在法國和澳大利亞的財務醜聞,其海外市場也經曆著信譽危機的考驗。安達信以前的大型合作企業也與其解除合約,紛紛更換審計公司。畢馬威、普華永道、安永等以前與安達信並列的其他幾家國際知名審計公司,為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率,紛紛躍躍欲試,準備爭奪安達信以前的市場。由於客戶大量流失,安達信被迫選擇拆分後和其他公司合並的道路。

不管安達信以前多麼輝煌,信譽的喪失最終導致其走上窮途末路。可見,職場的誠信的缺失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我們要在職場上恪守誠信,就要自始至終地堅持它,否則,就會像安達信一樣,在金錢和利益的驅動下迷失自我,一招不慎,導致滿盤皆輸。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就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正因為責任的無所不在,誠信才遍布了社會的每個角落。如果說社會是一台巨大的機器,那麼誠信就是這台機器上的一個齒輪。

試想,如果一台機器失去了一個齒輪,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同樣,如果每一個人與誠信背道而馳,丟開了理應承擔的責任,那麼這個社會必然到處充滿虛偽、狡詐與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