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望夷宮變(1)(1 / 2)

李斯死後,二世派往三川郡調查李由的使者方歸。使者向趙高報告說三川郡失守,李由已被楚國的義軍殺死。趙高向二世說,李由死於與義軍的分贓不均,二世對此深信不疑,更加痛恨李斯父子,改封趙高為中丞相,至此趙高終於邁入了大秦朝的政治中心,更加遊刃有餘的施展他的政治抱負。

趙高得到加封的第一日,即來到太史令府,希望從這裏找到多年來盤旋在他心頭的一個疑惑,那就是當年長平之戰向秦軍出賣趙軍進攻機密的人到底是誰?如果此事確如括堂兄猜測的那樣,作為戰勝方的秦國,一定會記錄於史冊。趙高從秦昭襄王即位開始,一直翻到昭襄王薨,關於長平之戰的記錄隻有寥寥數筆,根本沒有提及何人向秦國泄密,不由大失所望,於心中暗歎:“看來括堂兄要永遠背負犬子的罵名矣!”

公元前208年9月,秦將王離兵圍钜鹿。次年,章邯修築市道連到黃河,通過市道給王離運送軍糧,王離的部隊糧食充足,便加緊攻勢攻打钜鹿。钜鹿城內糧食耗盡,士兵人數大幅度減員,張耳多次派人向陳餘求援,陳餘畏懼秦軍攻勢,不敢前去救援。這時,又一位重要的曆史人物登上舞台,他就是項羽。項羽是楚國名將項梁之侄,目生雙朣,自幼習讀兵書,有舉鼎拔山之力,萬夫不擋之勇。

項梁兵敗定陶,死於章邯之手以後,楚懷王封項羽為上將軍,命其統軍前往钜鹿救援張耳。項羽率兵一渡過黃河,便鑿沉所有船隻,砸破所有炊具,焚毀營房,每個士兵隻帶三天的幹糧與王離所率的秦軍決戰。經過九次的殊死交鋒,義軍大破秦軍,俘獲秦軍主將王離,殺死蘇角,又把章邯的部隊打得節節敗退。項羽聲名鵲聲,成為關東義軍中的核心首領。與此同時,沛公劉邦的起義隊伍也壯大到十萬人,劉邦揮師西指,逼近武關。

在這種形勢下,趙高最擔心的是章邯撤回自己的部隊,棄關東之地而退守關中,那樣一來,秦軍使可憑借崤山之險阻止義軍西進,秦國便可守住祖宗基業,天下又將回到七足鼎立的局麵,自己的誅秦計劃就會全部落空。為了給關東義軍足夠的進攻時間,趙高一麵扣留章邯報給二世的告急文書,一麵迷惑二世說:“章邯的部隊在前線奮勇殺敵,收複關東諸多失地,反賊再難以形成氣候矣。”二世聞之,心情大悅,每日留於宮中,與後妃們宴飲為樂。

趙高怕朝中大臣泄露秦軍戰敗機密,向二世獻退守關中之策,想出一個絕佳的計策,以使群臣緘口,不敢向二世進言。

一日早朝,趙高從家中牽出昔日在湘山所救白鹿,來到朝堂,畢恭畢敬的對二世言:“陛下,老臣昨日得一駿馬,不敢私自享用,特貢獻與陛下。”

二世縱然昏庸,然馬和鹿還是分得清的,他笑著對趙高說:“卿差矣,此明明是鹿,何來是馬?”

趙高也笑道:“是陛下錯矣,這是匹馬,哪裏是鹿?鹿哪有白色的?”

二世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問站在身邊的太監,太監曉得趙高的用意,便對二世說:“陛下,這的確是匹馬,不是鹿。”

二世這時有些發懵,用征詢的目光望著其他的大臣。大臣中有耿直的,說這是鹿,不是馬,也有聰明伶俐的,站在趙高的一邊,說是馬,不是鹿。一刹時把朝堂上搞得如菜市場一般。

“是馬。”

“是鹿!”

眾人鬧鬧轟轟,把二世吵得頭腦發脹,也沒分出個究竟,二世隻好下令退朝。趙高牽著白鹿獨自走出朝廷,這時一個太監拿著一塊絹出來,追上趙高,說:“丞相,名單在此!”

趙高:“此些人均說是鹿?”

太監:“喏,一個不差!”

趙高做了個殺頭的動作,牽著鹿揚長而去。當晚,白天在朝堂上那些說鹿的人便全部被殺於家中,無一幸存者。

消除掉朝廷中的隱患,趙高又思謀著如何對付章邯。章邯與司馬欣、董翳被項羽打敗,陷入義軍的包圍圈中,糧草斷絕,軍中開始出現人吃人的現象。章邯數次派人突圍入朝告急,均無回音,章邯急得如熱鍋上螞蟻,隻好再派長史司馬欣親自回朝向二世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