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忍者仁心(3)(2 / 2)

蒙母斥道:“蒙恬,枉汝少年讀書,中年為將,如此這般昏聵,不明事理?二世竊國,汝為扶蘇一黨,豈能容汝?趙高若真心害汝,又豈能讓汝死而複生?速從母之言,趕往他鄉去吧!”

蒙恬猛醒,入室換了一套衣裳,剃去胡須,以鍋底灰抹其麵,與母親約定地點後,出府而去。蒙母來至中堂,令家僮釘死蒙恬棺材,三日出殯後,蒙母向朝廷交出產業,自稱回鄉下養老,然後出鹹陽與蒙恬相會。蒙恬化名為鍾離漢,取“忠離”之意,隱居民間。

昔日蒙恬投身軍營為將,誓不寫一字、立一言,但見文吏所執之筆,因管中之毛過滑潤乃至行文中不沾墨跡而書寫甚為不便,乃記於心。一日射獵,得一狼,蒙恬將狼皮浸於堿內,至堿蝕去狼毫外麵油光,再置於管內為筆,果然濃墨重彩,使之流傳後世,成為流傳幾千年的文房四寶之一。

胡亥即帝位,初始感覺掌握天下權力,一呼百應,榮耀之極。然數日過後,便覺得朝廷政務繁重,每日朝臣不是這個奏本,便是那個提議,甚覺厭惡,便把責任推向李斯,責李斯言:“朕聞古代君王治理天下甚為勞苦,而君王是為勞苦而生乎?賢人有天下,天下即應順賢人,倘朕不能自足?何以治天下?汝為當朝首相,該為朕分憂。”

如果李斯是位賢臣,必當效周公旦,挺身而出,報效國家。然李斯為人利欲熏心,不堪大任,他看出了秦朝的隱患,擔心自己要為秦朝的不明未來買單,又把秦二世踢給自己的球,一腳踢還給了秦二世,提出一套相當完美的“督責之術”。他上書給秦二世言:“彼唯明主為能深督輕罪,大罪輕日督深,而況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鼓動秦二世對臣下要獨斷專行,不得受臣下的影響,對百姓更要嚴刑苛刻,使他們不敢造反。二世聞之,乃令天下刑徒七十萬為秦始皇繼續修陵,再征民夫三十萬,完成阿房宮的後期建築。

胡亥問計李斯不成,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師趙高,他對趙高說:“朕年尚青,即位不久,天下黔首尚無歸附之心,先帝在時,巡行郡縣,以此壓服天下黔首,今朕不去巡遊,豈不顯得朕軟弱乎?”

趙高情知二世這是在宮中呆膩了,以此為借口到外麵找樂,這恰好正中自己下懷,就逢迎胡亥道:“陛下所言,甚是有理,容臣安排車駕,擇日出遊。”

二世喜道:“卿不愧為朕之恩師,甚懂朕心,不似李斯等人,與朕盤桓。”

趙高回府後,擬一詔書,要求沿途郡縣備足山珍海味、珍寶美女,供皇帝出遊玩樂。然後將詔書奉與二世禦覽。二世此行,正愁旅途寂寞,準備從宮中選幾名妃嬪陪同,今見趙高於途中安排下美女陪侍,愈發高興,乃令符璽令在詔書上蓋上璽印,火速下發到沿途郡縣。

此詔書一發,天下頓時引發一場騷動,沿途各郡縣長官差使衙役,挨家挨戶收羅美女,凡有幾分姿色者,不問老幼,盡皆驅往官府,教以歌舞,以備二世巡幸時歡樂。有許多貞節烈婦,誓死不從,懸梁者有之,跳井者有之,天下有女者皆罵二世無道,心存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