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歸去來兮(1)(1 / 2)

蒙毅從宮中主考回到廷尉府,屬下掾曹向其報告中車府令趙高駕車於市,因馬受驚,奔向人群,趙高無奈之下,拔劍刺馬,犯下私殺馬匹之罪,請蒙大人定奪。

蒙毅一聽,頓覺心花怒放,喚得兩班衙役,去趙高府上拘捕趙高,明日早朝時上奏秦王定罪。

原來蒙毅始終不忘趙高嫁女之恨。五年前,秦王下令驅遂客卿時,他曾暗命手下門客化妝成蒙麵人,於羊頭嶺狙殺趙高,孰料趙高被徐福所救,蒙毅派出的十幾個門客無一生還,這讓蒙毅更加忌恨趙高,處處尋找趙高把柄,欲置於他死地而後快。無奈趙高有所察覺,辦事一向小心謹慎,這令蒙毅感到無從下手。

今日在宮中,蒙毅無意之中遇到玉漱。此時玉漱已是成人,容貌愈發端莊豔麗,傾國傾城。蒙毅見之,目瞪口呆,心中更是疼痛難忍。現如今趙高終於犯下罪行,落於己手,豈可輕易饒恕?

趙高與淳於越正於月下飲酒。六月十三的月亮已近圓滿,光輝從老椿樹樹冠投射過來,樹影斑駁迷離,四下裏,一片蛩鳴。兩個身份、命運、抱負不同的人坐在這皎潔如水的月光下,開懷暢飲,思想有了短暫的統一。

淳於越說:“秦自穆公以來,招攬天下賢士,倡導以法治國,致國家日益強大,統一在即,但在完成統一大業後,須效法三皇五帝,以仁道治理天下,方能使國家穩定,人民安居樂業,這才是天下讀書人所希望看到的。”

趙高說:“先生言之有理,然吾觀朝中之勢,非不能如汝所願,反倒要因此獲罪!”

淳於越問:“恩公何出此言?”

趙高說:“當今大王承襲祖製,豈可輕易更改?又兼有李斯、蒙毅之流,更難改弦易撤。”

淳於越厲聲說:“秦不改製,秦便危矣!”

趙高心中暗自佩服淳於越目光深遠,道:“君不畏死乎?”

淳於越慷慨道:“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當以道義為重,何懼其生死乎?”

趙高不語,這時隻聽院外有人敲門,吆喝:“奉廷尉大人之命,捉拿殺馬犯趙高,快快開門。”

趙高笑對淳於越言:“先生不怕死,吾可怕死,明日早朝,煩請先生啟奏陛下備說殺馬一事,否則隻等給趙高收屍。”

淳於越駭然:“恩公隻殺一馬,罰俸一年便足可彌過,豈可輕言生死!”

趙高道:“汝尚未入朝,不知朝中凶險耳,汝明日啟奏便是。”

趙高拉開院門,廷尉府衙役蜂擁而入,鎖上趙高,押回廷尉府。

蒙毅既恨趙高,便不會輕易放過他。待趙高押至,立即連夜突審。蒙毅對趙高說:“汝為中車府令,深知前方戰事吃緊,一車一馬來之不易,為何還要當街刺馬,藐視大王法令!”

趙高辯解:“下官沒有藐視大王法令,隻是駑馬受驚,眼看闖入人群,下官為避免傷亡人命,這才不得已而刺馬。”

蒙毅厲聲道:“這廝身為中車府令,卻不善於馭馬,實乃狡辯,給本官拉下去鞭笞五十。”

左右把趙高拉下,不容分說打了五十鞭子。再把趙高拉到堂上,蒙毅斜睨趙高,戲謔道:“鞭子滋味如何?本官多年未曾打你,今日再叫你嚐嚐本官的厲害。”

趙高罵道:“蒙毅小兒,汝父汝祖甚是忠義,緣何到汝這裏,便心如蛇蠍,本官不過殺一馬,按律罰俸一年足矣,汝為何對吾用刑?”

蒙毅不屑道:“趙高,吾知汝甚通律法,然汝身為中車府令,當街殺馬,便如百姓當街殺人,吾不重懲於汝,豈可服眾?來人,把這廝拉下去,再鞭笞二十。”

衙役們把趙高拉下去,又抽了趙高二十鞭子,再把趙高拉上堂來,蒙毅斥問趙高:“汝服也不服?”

趙高罵道:“蒙毅小兒,汝公報私仇,打死趙某也是不服,不服!”

蒙毅陰笑道:“汝不必不服,待明日本官奏明陛下,定取汝項上狗頭,看汝還如何囂張?”

趙高被左右衙役押下,投入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