僥幸就是教訓,它們離得極近,近得如影相隨,甚至如膠似漆。有僥幸就會有教訓,有的是前人的僥幸變成後人的教訓,有的是昨天的僥幸成為今日的教訓,更有甚者剛才的僥幸就是眼前的教訓。
2005年7月28日,河北省辛集市郭西村煙花爆竹廠,違規生產,在晾曬場外大麵積晾曬藥球和花彈,還將大量成品爆竹放在雜品倉庫裏,致使發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32人死亡、91人受傷。事後該廠副廠長耿建偉說:“每次我從堆放煙花爆竹的場邊走過時,心裏也特別害怕,自己也知道這樣很危險,但僥幸心理和經濟利益驅使我明知故犯。”
據有關部門分析,在所有的不安全事故中,有70%~80%是由人們的僥幸心理造成的。如果人們能夠將這種僥幸心理徹底根除,那麼不僅對經濟利益(據統計每年的不安全事故造成經濟損失達幾千億元)和人們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它也將成為全人類的福祉。
綜觀無數大小事故的原因,可以得出結論:“認為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是導致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根本原因。由於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實驗或活動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常給人們造成一種假象,即認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認為不會發生的事情往往會發生,因為認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的錯覺麻痹了人們的意識,加大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墨菲定律正是從強調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入手,明確指出:雖然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不是沒有發生的可能,因此,必須高度重視。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對不利的小概率事件,一定非常重視,任何時候都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因為不利的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損失是非常大的,有時甚至是無法挽回的或是致命的。
所以,管理者在製定重大決策的時候,不能隻是考慮問題的主要方麵,還要充分考慮到不利的小概率事件存在和發生的可能性。不然,一旦不利的小概率事件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
1%的不合格是客戶手裏100%的不合格
在數學上,“100-1”等於99,而在企業經營上,“100-1”卻等於0.100次決策,有一次失敗了,就可能讓企業關門;100件產品,有一件不合格,就可能失去整個市場;100個員工,有一個背叛公司,就可能讓公司蒙受無法承受的損失;100次經濟預測,有一次失誤,就可能讓企業破產……所以企業要贏得成功,就必須從細節做起,任何時候都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一位管理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從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戶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工作中一個小小的疏忽和失誤,就會造成產品和服務上的缺陷,而每一個缺陷都會影響企業在顧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拿破侖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征戰一生,曾多次創造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一些戰例至今仍被各國軍校奉為經典教例。然而,1812年的一場失敗的戰役卻改變了他的命運,法蘭西第一帝國也從此逐漸走向衰亡。
1812年5月9日,在歐洲大陸上取得了一係列輝煌勝利的拿破侖離開巴黎,率領6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遠征俄國。法軍憑借先進的戰備長驅直入,在短短的幾個月內直搗莫斯科。然而,當法國人入城之後,市中心燃起了熊熊大火,1/4的莫斯科被燒毀,6000幢房屋化為灰燼。俄國沙皇亞曆山大采取了堅壁清野的措施,使遠離本土的法軍陷入糧荒之中,即使在莫斯科,也找不到幹草和燕麥,大批軍馬死亡,許多大炮因無馬匹馱運而被迫毀棄。幾周後,寒冷的天氣給拿破侖大軍帶來了致命的重創。在饑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侖大軍被迫從莫斯科撤退,沿途又有大批士兵被活活凍死,到12月初,60萬大軍隻剩下不到1萬人。
關於這場戰役失敗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又有誰能想到是小小的軍裝紐扣起著關鍵的作用呢?原來,拿破侖征俄大軍的製服,采用的都是錫製紐扣,而在寒冷的天氣中,錫製紐扣會發生化學變化而成為粉末。由於衣服上沒有了紐扣,數十萬拿破侖大軍在寒風暴雪中敞胸露懷,許多人被活活凍死,還有一些人因受寒得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