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赫勒法則——強調什麼就檢查什麼(1 / 3)

第32章 赫勒法則——強調什麼就檢查什麼

赫勒法則:當人們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績有人檢查時,會加倍努力工作。

經典詮釋:企業若沒有實施有效的監督,員工往往會缺乏工作的動力。

“赫勒法則”是由英國管理學家H·赫勒提出的,即沒有有效的監督,就沒有工作的動力,當員工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績有人檢查時,會加倍努力工作。

調動積極性的基本方法有兩種:監督和激勵,而檢查工作就是實施監督的一種方法。

人都是有惰性的,管理之所以必要,一部分原因就在此。管理的主體是人,客體也是人,管理者要真正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就要很好地運用監督機製,讓員工“動”起來。

德魯克說:“領導就是把一個人的眼界提到更高的水平,把一個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標準,使一個人的個性超越他平常的限製條件。”德魯克認為,隻要有正確的領導方法,就可以將員工無限的潛力挖掘出來。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與應有的成就相比,每個人隻能算是‘半醒者’,大家往往隻用了自己原有智慧的一小部分。”為了使員工的智慧得到充分的發揮,領導應及時發揮其監督作用。

管理者的激勵可以滿足下屬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使其在精神上受到鼓勵。優秀的企業管理者都善於利用員工的力量,充分地相信自己的員工,給予他們充分的創造性條件,讓員工感覺到管理者對他的信任。一個員工一旦被委以重任,必定會產生責任感,會為了讓管理者相信自己的才幹和能力去努力達到目標。

然而,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隻發揮激勵機製的作用還不夠,還必須進行科學的監督和管理,各項工作都要監督到位。有效的激勵機製能大大調動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熱情,但光有激勵是不夠的,建立一個有效的監督機製,員工才會真正將工作落到實處。

在管理過程中,公司決策落實執行難,往往把原因歸為員工執行力太差,其實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安排完工作後沒有及時檢查,員工幹與不幹或幹好幹壞都一樣,員工會認為領導不重視這件事情或不關注他,所以管理者應該考慮員工的內心需求,平時多抽時間到下麵走動走動,及時查看下屬工作的進展狀況,或者通過輕鬆的聊天式的工作方式獲得較真實的信息和資料,這樣才能加深與員工的感情,從而使他們在內心認同你,願意追隨你,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美國著名快餐大王肯德基在這方麵就做得很好。肯德基國際公司的連鎖店遍布全球,但是,肯德基國際公司在萬裏之外,他們怎麼知道員工是否全身心地工作呢?

原來,肯德基國際公司雇用、培訓了一批人,讓他們假裝顧客,進入店內用餐,以檢查評分。這些神秘顧客來無影去無蹤,這就使快餐廳的經理、普通員工時時有壓力,絲毫不敢懈怠。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肯德基在最廣泛了解基層實際情況的同時,對員工實行了有效的監督,從而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監督是落實的靈魂

巴林銀行是一家具有230多年曆史,名聲顯赫的英國老牌貴族銀行,是世界首家商業銀行。1995年2月,英國巴林銀行宣布倒閉,這一消息在國際金融界引起了強烈震動。

1992年,國際金融界“天才交易員”裏森被派到巴林銀行的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貨與期權交易部門,並出任總經理,兼任期貨員和清算員。

作為期貨員,裏森主要替銀行從事套利活動,賺取市場差價,這項工作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銀行對交易員是有風險度許可的。而清算部門的結算工作,就是為了幫助銀行上級有效了解並掌握交易員可能造成的風險。

巴林銀行原本有一個“99905”的錯誤賬號,專門處理交易過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錯誤。1992年夏天,倫敦總部全麵負責清算工作的哥頓·鮑塞給裏森打了一個電話,要求裏森另設立一個“錯誤賬戶”,記錄較小的錯誤,並自行在新加坡處理,以免麻煩倫敦總行,於是裏森建立了一個“88888”的錯誤賬戶。幾周之後,倫敦總部又打來電話,所有的錯誤記錄仍由“99905”賬戶直接向倫敦報告。“88888”錯誤賬戶剛剛建立就被擱置不用了,但它卻成為一個真正的錯誤。1994年7月,由於裏森及其同事的操作失誤,“88888”賬戶的損失由2000萬英鎊上升到5000萬英鎊。

而總部這時已經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現的錯誤,但裏森巧妙地將其搪塞過去。

1995年 2月 23日,在巴林銀行的高級主管仍做著次日分紅的美夢時,裏森為巴林銀行所帶來的損失終於達到了86000萬英鎊的高點,造成了巴林銀行終結的命運。

事後,裏森說:“有一群人本來可以揭穿並阻止我的把戲,但他們沒有這麼做。我不知道他們的疏忽與罪犯級的疏忽之間的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們是否對我負有什麼責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銀行,我是不會有機會開始這項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