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之後,他跟人合作開了一家製造roller-skate的小工廠。做夢也想不到,產品一問市,立即就成為世界性的商品。沒幾年功夫,他就賺進100多萬。
有了機遇還不夠,還要有實力,實力就是要善於觀察,有對生活的衝動。機遇隻垂青於那些勤於思考的人。不然,有那麼多人刮胡子、用鉛筆,而發明安全刀片、帶橡皮頭鉛筆的卻隻有一個。
對生活充滿信心吧,相信你的未來不是夢。
3標新立異可以獨領風騷
常言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這句話是成功的精髓所在,換句話說就是,標新立異可以獨領風騷,隻有那些能不斷創新的人可以不斷獲得成功。模仿與抄襲也許可以成功一時,但不能永久發達。當形勢與環境發生變化時,惟有標新立異的人才可以從一個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即使暫時遇挫,也會東山再起。
著名的日本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人。
1946年,盛田昭夫的索尼公司成立時,他在公司的宗旨上赫然寫著:“公司絕對不搞抄襲偽造,而專選他人今天甚至以後都不易搞成的商品。”
如果說在創建事業的最初,這條宗旨表明了公司的原則和奮鬥目標的話,那麼之後,實施和堅持這條宗旨則成了盛田昭夫接連成為市場競爭大贏家的秘訣之一。
一般日本企業經營的基本方法是大量生產、大批銷售,但盛田昭夫走的並不是這條路。他的方式正如上述那一條宗旨所要求的,首先投資開發研究,創造出其他公司難以模仿的產品。即便是這種商品被其他競爭者趕上了,還有新的產品出現。盛田昭夫的經驗在於標新立異,重在以新取勝,依靠技術不斷開拓新的市場。
20世紀50年代初,收音機在日本還不是十分普及,但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收音機的好處。收音機市場大有潛力可挖。很多製造商都看準了收音機市場必將大爆發的那一天,因而紛紛大批量生產。
當時流行的收音機並非很完美,而是存在很大的缺點。其內部幾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熱的真空管,體積大得不得了。耗電量又高,並且不能隨身攜帶。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當時也被收音機市場的潛力引誘著,但又深怕背負上未來市場過剩的競爭壓力。這時井深大總經理抓住了流行收音機的缺點,設想:如果索尼(當時名叫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生產的收音機能夠克服這些缺點,必然會大受消費者的青睞,獨占收音機市場的鼇頭,成為技術革新的領導者。
盛田昭夫想要研製一種能攜帶甚至可以放在襯衣口袋裏的小型收音機。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以半導體取代真空管。而半導體的專利權,當時隻在美國有,發明它的是休克利博士。
1952年,他們專門為半導體的事去了一趟美國,想要引進休克利博士發明的半導體專利。1953年,盛田昭夫與擁有半導體專利權的西方電氣公司簽訂了專利合約。
在簽訂這項專利合約之前,盛田昭夫發了一封快信回公司,因為西方電氣公司告訴盛田昭夫,這種專利隻適合生產助聽器。接到信後的井深大立即與公司的技術骨幹開會商討。大家最後一致認為雖然存在風險,但憑借公司的優勢和技術力量,為了占領新的市場,這個險值得一冒。他們決心把半導體引入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