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朱禹的故事(2)(1 / 2)

總算扯到伊甸園,但不是我所知的愛情伊甸園,在這個伊甸園故事中,朱禹特地突出了遍地珍寶的傳說。我正要質問他,他卻自顧自的講下去。

“在淘金客們的威逼利誘下,為了拿回自己的鑽石,作為交換為條件,年輕華工答應帶那些人去尋找發現金子的礦坑。他們來到發現酋長的地方,整個洞口被積水封堵,憤怒的淘金客卻以為他在欺騙他們,強令他帶頭潛水進去,在推搡的過程中年輕華工崴傷了腳,氣咻咻的淘金客派人回去把老華工強行押上山。

隨著老華工的到來,奇跡發生了,坑道裏的積水一點點退去,露出一個洞口,淘金客蜂擁進去,移開封堵洞口的岩石,隻留一名淘金客守在瀑布口看押他們。

那些淘金客們擠過岔口掉進水中,浮出水麵後立即瘋狂地從河水裏撈取各種寶石;他們認為那座晶瑩剔透的橋是寶石做的,企圖合力把它撬下來,小橋卻如長在地上一樣紋絲不動,他們隻得罷休,轉而去撈取水中閃閃發光的石頭。

這裏隻有白天沒有黑夜,淘金客們忘記了休息,累了就去摘吃甜美的果子。慘況發生了,吃了果子的人都變成藍色章魚匍匐在地上,他們追逐著人群,被咬者立即死亡!有幸從那裏逃脫出來的人浮出水麵,又被小湖周邊美麗的市鎮誘惑,紛紛湧向那裏,市鎮的華光照到他們,立即消失的無影無蹤。

守在瀑布口的三個人通過鏡子一樣的湖水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老華工對嚇傻了的看押者說,如果想活命,就不要貪戀這裏的一切,趕緊回到駐地。

看押者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以為這是上帝在顯示神跡,為了讓更多的人追隨上帝的腳步,回到駐地後,麵對陸續而來的淘金客不斷的盤問,他把所見到的和盤托出,所有的描繪都像聖經裏描述的伊甸園。

有關伊甸園寶藏的傳說就這樣擴散開來,完全超越了印第安人寶藏的影響。那些蠢蠢欲動又找不到頭緒的淘金客忽略了危險,為傳說中的寶藏瘋狂到極點,以為隻要不去動樹上的果子就不會有危險。

這次淘金客們傾巢出動,他們嫌年輕華工累贅,興高采烈地挾持老華工向寶藏所在地進發。隻是這次非常不幸的礦難發生了,包括老華工在內的所有人沒有一人生還。年輕華工簡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昨天他們還平安出入的地方,今天就成用魔咒殺人的殉葬坑,他隻是害怕瘋狂的淘金客假裝崴上了腳沒有去,老華工卻為他的懦弱付出了代價。

可那些迷失本性陸續而至的淘金客沒有死心,不斷湧向傳說中的寶藏,結果礦難再次發生,死傷無數。連續的礦難驚動了當地政府和警察,救援的人不斷來到這裏,警察疏散了大量慕名而來的淘金客。

年輕華工守在鎮上,四處打聽遇難者的消息,每當遇難者的遺體抬下來,他就急急上前辨認,在那些遇難者遺體中尋找老華工,可是每一次都沒有結果,直到援救人員離開礦區,警察封了岩洞。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艘海輪即將離開港口去中國,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年輕人變賣了手裏的鑽石,帶著遺憾離開那裏,可航船遇到季風改道去了東南亞,他輾轉到新加坡,由於時局動蕩,滯留在那裏,憑手裏剩餘的一點積蓄,用一把菜刀做起餐飲生計,憑著精明算計和勤勉,慢慢聚起家財,娶了當地女子,過起自己的生活。

如果他不帶淘金客上山,他們也躲不過淘金客的魔掌,這個認識支撐著他挨過年年歲歲。他心裏一直裝著那件突發的礦難,雖然想不明白,但他對誰都沒有說。偶爾他也會翻出那塊黑色石子想起過去,想起舊金山,想起遇難的老華工,想起那個遙遠的寶藏。

在他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在提醒他,老華工的遇難自己難責其咎,他借口扭傷腳隻是想伺機離開,結果卻害死老華工。現在他富有了,決定給老華工的親人寄去一定數額的金錢,讓自己安心。於是他托人到大陸尋訪老華工的親人,可惜線索不明,最終無從查起。

等他把生意傳到兒子手裏,已具有相當的規模了。兒子很爭氣,生意在他手裏更是蒸蒸日上,他一心想做成東南亞最大的餐飲連鎖,於是開始著手他的夢想,各地的連鎖店相繼開張,新加坡總部大廈也投入使用,可是經營中接連出現意外狀況,讓他賠的底朝天。兒子承受不了打擊,從總部大廈十三層樓上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