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坦卡芒墓確實美妙絕倫。當人們小心翼翼打開墓門進入前室的時候,隻見門檻上散落著鮮花,似乎還是剛剛撒下的;油燈燈罩上存有新鮮的煙灰,似乎是才熄滅。整個墓室的寧靜氣氛,仿佛在提示人們,葬禮是在昨天舉行的,而法老也才剛剛睡熟。
許多年來,人們所發現的法老陵墓,都是幾經洗劫而殘缺不全的。可是在圖坦卡芒法老墓內,人們卻第一次領略到了古代埃及法老的葬禮文化:葬製,葬服,前所未見的古代工藝品及其陳列的次序、規模,等等。堆積如山的龕、箱、匣、櫃和各種家具,包羅了人世間一切實用的和可供觀賞的華貴物品。它們井然有序地陳列在墓室裏,每一件都是貼金、鑲玉、繪彩、嵌寶的。不僅整個墓室富麗堂皇,窮奢極侈,令人驚歎不已,而且它所揭示的古埃及人的生活習俗、方式和文化水平,更使曆史學家們欣喜若狂。圖坦卡芒法老之墓被發掘之後,人們又花了10年的時間才清理完其中的物品,由此可見墓中珍寶的豐盛。
在整個法老墓的發掘清理過程中,人們不由得對這座陵墓的主人——早夭的圖坦卡芒法老產生了興趣。與其人同樣大小的烏木塑像細膩傳神的浮雕和壁畫,一次又一次地介紹人們認識這位年輕的國王,他是多麼俊美、勇敢和健壯。
圖坦卡芒法老的遺體安放在哪裏呢?整個王墓分前室、耳房、庫房和墓字四間。墓室裏沒有置放多餘的家具,卻有一座碩大無比的貼金木龕隔出了一個室中之室。貼金木龕的表麵為這個室中之室築起四麵燦爛耀眼的黃金之牆,而在金壁之下義置放著一具略小一點的四層木龕,每層之間都填滿了奇珍異寶。木龕上麵鑲嵌著各種寶石,雕刻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據推測這是祝願死者安息的經文。四重木龕裏盛放著一具巨大、莊嚴的石槨。單單它的花崗岩蓋子就有2噸重。打開槨蓋,使得人們驚歎不已的是一具人形的貼金木棺。再打開這層人形木棺之後,又是一具閃耀著奇異色彩的貼金木棺。而最後一層人形棺更令人拍案叫絕,原來竟是用一整塊黃金鍛打而成,最厚的地方足足有3厘米。至此為止,人們感到,以往對古墓的知識和想像都已用盡,再也無法猜測棺裏還能包藏著什麼令人驚奇的事物了。
純金的棺蓋被掀開了,人們終於看到了圖坦卡芒法老的木乃伊,裹著亞麻布的屍體上塗滿了香料和油脂,而木乃伊的頭上卻齊肩罩著真金的麵具,黑寶石的眼睛裏閃耀著迷人的光芒。整個麵具製作得精巧、華麗、動人,使人難以相信它竟是出自公元前1000多年時的古代工匠之手,也使人不得不重新去認識埃及古代的燦爛文明。
移去金麵具,除去一層又一層的亞麻布,取下無數的護身符、項鏈、臂釧、手鐲、戒指和耳環,終於隻剩下了最後一層亞麻布……但是,且慢!金麵具掩蓋著圖坦卡芒的真麵目。我們不妨想像一下,這個當年目如明星、唇如施朱、具有絕世豐采的美少年,如今的麵目會如何呢?
最後一層亞麻布被打開了,人們為所看到的一切驚呆了——圖坦卡芒靠近左耳垂的臉上有一道致命的傷痕。這足以說明傳說中的法老及王後的暴死並非謠傳。金室玉椅、珠圍翠繞增添了這個年輕人黃泉喪生的悲劇氣氛,但卻不能給人們了解這段帶有血腥味道的曆史提供多少線索。也許,在這個怪石猙獰的幽穀裏,在這黃沙吞噬的荒原下,會埋藏著更加令人驚心動魄的證據,能夠揭開這個謎底。
秦兵馬俑為誰而建
秦兵馬俑是眾所周知的古跡,它雄偉,壯觀的場景,令世人感歎。1974年3月,在秦始皇陵東側發現的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和讚歎。自發掘以來,國內外的學者一般都認為,這是秦始皇的隨葬品,是秦始皇當年率領浩蕩軍隊的再現。
但近年來,人們對上述看法產生了懷疑。有人提出,在一號坑和二號坑裏,大量的卒兵圍繞戰車排列成一個個整齊的大小方陣,戰車兵又是這支部隊的主力,而車戰則是這支部隊最基本的作戰方式。但據史籍記載,秦始皇時期,隻是大量使用步兵和騎兵,幾乎沒有進行車戰的痕跡,因此,這個兵馬俑陣並不是秦始皇當年統帥的軍隊;另外,俑坑裏的各種武士,有的梳著發髻,有的帶著軟帽,而攻堅作戰中所必需的防衛頭盔,竟一個都沒有,大量武士沒有護身鎧甲,與橫掃六國的精銳之師似乎不相符合;還有,統一六國後,秦始皇規定了“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的製度,而秦俑坑裏的所有武士俑,從上到下身著大紅大綠的戰袍,紫色、藍色、白色的長褲,與秦始皇的規定完全不一樣,因此,秦始皇決不會是秦兵馬俑的主人,從武士俑的裝束和身上的銘文看,這個大型兵馬俑坑很可能是秦昭王的生母秦宣太後的。另有人對秦俑坑的性質提出疑議,因為秦朝時,仍有以活人殉葬的舊習,製造如此大型的俑坑好像沒有必要。此外坑內第一次出土的幾千件兵器中,鐵器極為罕見,這與當時已很發達的冶鐵水平是不相稱的,因此,秦俑坑很可能並不是秦陵的一部分,而是屬於紀念碑性質的紀念物。
既然秦兵馬俑不是為秦始皇而建,那它到底是為誰而建的呢?迄今也無法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