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示巴女王之謎
世界上有史以來再版次數最多、印數最多的書,恐怕要屬《聖經》了。它既是文辭優美曉暢的文學佳作,也是讀來饒有興味的曆史故事集。尤其是成書於公元1世紀的《舊約全書》,還具有較高的曆史文獻價值。但是,它也給人們留下了一些頗為難解的曆史謎團,其中之一就是關於示巴女王是否確實存在的問題。
《舊約·列王記》第10章和《舊約·曆代誌》第9章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公元前10世紀中葉,當以色列王國在國王所羅門治理下國泰民安、興盛至極的時候,異國君主示巴女王因仰慕所羅門的智慧和聲名,在龐大的護衛隊陪同下,帶著香料、寶石和黃金,浩浩蕩蕩地抵達耶路撒冷,拜見以色列國王。她向所羅門表示敬意,獻上厚禮,並提出一些難題讓對方回答。所羅門機智的回答,更讓示巴女王欽佩不已。所羅門對示巴女王也熱情相待,並在她回國前回贈了禮物。這段簡短的記述非常精彩,示巴女王的出現引人注目。但是,這位女王來自何方?出身於哪個民族?《聖經》裏對她再無其它描述,甚至她的名字叫什麼也無從得知。但從女王攜帶的禮物來看,她統治的示巴王國是一個很富有的國度。《舊約·以西結書》第27章也明確提到,示巴王國是以從事香料、寶石和黃金貿易出名的。
示巴女王在《聖經》中偶然閃爍的神秘色彩,引起了曆代史學家、文學家、詩人和民間藝人的極大興趣,由此而產生的種種臆想、傳說,更顯得浪漫離奇甚至荒誕不經。
在中世紀流傳很廣的一個傳說裏,示巴女王被說成是預曉耶穌將受難於十字架的女先知。據傳她在去耶路撒冷拜見所羅門的途中,曾遇到一座小橋。她的幻覺中突然閃現出救世主將被人用這座木橋上的板木釘死的可怕圖景。於是她繞道而行,並虔誠地向這座橋祈禱祝福。所羅門得知這個不祥之兆後,立即命人把橋板取下深埋地底,以為就此萬事大吉了。卻不料後來仍被人挖了出來,成了惡人加害耶穌時所用十字架的板材。
除了這種神乎其神的傳說外,示巴女王在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的宗教藝術中,時而作為美麗的女王形象出現,時而又作為醜陋的女巫形象出現。在西歐許多國家的哥特式教堂裏,人們仍可以看到表現內容截然不同的女王形象。在法國的哥特式雕刻中,示巴女王還令人不解地被塑成一位跛足者。這究竟是有史實依據的人物特征描繪,還是隨意的藝術處理,就無從得知了。
在非基督教信仰的世界裏,示巴女王的形象基本上是被醜化了的。在猶太教的傳奇故事中,示巴女王被描繪成有著毛茸茸雙腳的惡魔形象,並把她比喻為古代亞述和巴比倫神話中誘人墮落的淫婦。而在伊斯蘭教的傳說中,示巴女王受到了更大的貶斥,她被稱為“比爾基斯”(意為妖怪),說她所行之事對人類來說大都意味著災難。
在近代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對示巴女王的想像與描寫,但同樣是褒貶不一。在19世紀法國小說家福樓拜的筆下,示巴女王是誘惑隱士的邪欲的化身。而在20世紀著名詩人葉茲的詩中,女王的才智和品德又成了被讚美的主題。
不過,在許多國家的民間傳說中,示巴女王更多地還是被描繪成天生麗質、聰穎不凡的動人形象,並傳說所羅門在耶路撒冷見到她的時候,為其美麗的外貌和端莊的儀表所傾倒,兩位互相愛慕的君主還結成了金玉良緣。埃塞俄比亞的民間傳說中說,雖然所羅門對示巴女王一見鍾情,卻無奈女王對他無意。後來,所羅門設計引誘才逼迫女王成婚。他們在婚後生下一子名叫曼尼裏克,以後隨示巴女王而去。曼尼裏克長大後到耶路撒冷拜謁父親,並被封為埃塞俄比亞的第一代皇帝。有趣的是,這個非洲古國的末代君主。著名的海爾·塞拉西皇帝在位時,還以自己是示巴女王和所羅門的嫡傳後裔自居呢。
有關示巴女王的這種種傳說盡管充滿了傳奇色彩,但顯而易見的是它們都缺乏可靠的依據。示巴女王是否確有其人,至今還是一個謎。
埃及豔後死因之謎
伊麗莎白·泰勒在《埃及豔後》中飾演的埃及女王的原型為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女王——克裏奧帕特拉。她令人傾倒的姿色,狡黠的手腕,傳奇風流的一生,統統讓人難忘。
克裏奧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裏奧帕特拉五世的女兒,生於公元前69年,從小在宮廷中長大。她是馬其頓人的後裔,美貌出眾,姿色超群。
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按照遺詔和當時法律規定,21歲的克裏奧帕特拉和比她小6歲的異母弟弟結成夫妻,共同執政。由於在宮廷鬥爭中失敗,公元前48年,她被其弟逐出亞曆山大城。她野心勃勃,在埃及和敘利亞邊界一帶招募軍隊,準備回埃及跟弟弟爭奪王位。
此時,適逢愷撒追擊其政敵龐培來到埃及,他以羅馬國家元首的身份,對埃及王位之爭進行調停。在此過程中,克裏奧帕特拉的一個黨人想出了一條巧計:把女王包在毛毯裏,然後派士兵化裝成商人,把女王抬到愷撒的行館。當時愷撒還以為是行囊,打開一看,使愷撒又驚又喜,出現在他麵前的竟是一位具有維納斯女神般的黃金身段、嫵媚綽約的風姿、甜美豔麗的女子——克裏奧帕特拉七世。愷撒立刻為她的美貌所傾倒。兩人一見鍾情,為後世留下了知己香豔的國際政治佳偶。
克裏奧帕特拉夜闖軍營的“壯舉”,後來自然得到了滿意的回報。她成了大權獨攬的埃及女王。不久,克裏奧帕特拉為愷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愷撒或愷撒·裏昂。
公元前47年9月,愷撒在平定小亞細亞的戰亂和龐培餘黨後,回到羅馬,但他無時不思念克裏奧帕特拉七世。公元前45年,克裏奧帕特拉七世就應愷撒之邀來到羅馬。當她進入羅馬城時,愷撒親自去迎接,同時也轟動了整個羅馬上層社會,一些羅馬達官貴人都以瞻仰豔後的風姿而感到榮幸。據說,連一代高士西塞羅也來到豔後麵前頂禮膜拜。不料愷撒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她悵然離開了羅馬。
愷撒死後,安東尼稱雄羅馬。當他巡視東方殖民地時,在小亞細亞的塔爾敬馬城,派人傳達召見女王的命令。為了取得這位新貴的歡心,她刻意將自己打扮起來,顯示出動人心魄的魅力。這位早在羅馬時已使安東尼垂涎欲滴的美人,很快便投入了他的懷抱。安東尼毅然放棄了他到東方的使命,乘坐女王的豪華遊艇。一起回到了亞曆山大城。從此,他倆如膠似漆,恩愛非凡,在埃及王宮廝混了漫長的5年。這期間,安東尼也曾回過一次羅馬,為了政治需要,他違心地與政敵屋大維的姐姐成婚,但不久便找到借口回到東方,遺棄了他的妻子,與克裏奧帕特拉舉行了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