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報國無門 書生自宮(2 / 2)

無非是曉行夜宿,渴飲饑餐,非止一日便來到天洞山下。小汪舉目望去,但見天洞山山勢險惡,叢林密布。僅有一條曲徑小道,似路非路,彎彎斜斜,盤旋在巨樹、深溝和怪石之中,時隱時現。山穀空寂,難見行人,偶有幾聲鳥鳴獸啼,令人不寒而栗。

眼見此狀,汪元化有心知難而返,又不禁瞅瞅下身,浮想連篇,狐疑不決。最後終歸是前程事大,這才一咬牙,勒緊褲帶,大著膽子摟擻精神攀沿而上。

早間啟程,到了將要落日時分,尚不見洞天觀是何模樣。汪真饑渴難耐,加上恐懼、疲乏,渾身已被汗水濕透。此時兩隻眼睛尚不夠用,一味地東張西望,一是探路尋找目標,二也是怕有路邊忽然躥出一隻巨睛白額大蟲出來,他的小命也便休了。

這時,汪真忽然聽到身後有腳步聲,驚恐地回頭一瞅,原來是兩個道童兒,一人拎著一個小包,一人提一隻瓦罐,說說笑笑,沿山間小路迤邐而來。

汪真大喜,不待道童走近,便滿臉堆笑,放聲言道:

“敢問兩位小哥,可是去洞天觀的道童嗎?”

倆道童其實早已看到這位不速之客,見問便說:

“不敢不敢,我倆正是洞天觀的童兒。奉師命昨日下山去采辦些必須物品,午後方得回山。不知施主要去觀內何事?”

“不知你們師父尊姓大名?”汪生廹不及待的問道。

“師父的名字我們向來是不敢動問的。”倆道童相視一笑說,“我們隻管叫師父,別樣一概不知。”

“那、那麼法號呢?”汪生有兩位童兒陪伴,已不再如先前那樣恐懼慌張,口氣也自然了許多,稍一頓又問,“你們師尊可是稱作渡陰大師的那位石老法師?”

“施主找俺家師父何事?師父向來是不見生人的!”童兒無意中透露了真諦。

“朋友相薦,有事相求。”他當然不便也不必說出胡混兒的名字,“有請兩位小哥頭前帶路,讓我見你師父一麵不知可否?”汪秀才深深一揖央求說。

“嘻,”倆小童不屑道,“施主你把家師當成何種樣人了?家師乃是得道高人豈是你這般人可以隨便想見就見的?”

童兒說罷,氣呼咻咻地轉過臉去,扔下他竟自顧自撒手而去。汪真頓時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手足。他雖年輕,畢竟是讀書人,不在山裏長大,且又經長途跋涉,精疲力盡,加上又渴又餓,如何跟得上常在山中行走、身手矯健的倆道童?他急忙跟在身後,幾個彎兒過去,道童影兒不見,洞天觀也不知所在。汪生傻了眼,暗暗叫苦不碟。

漸漸天晚,繁星密布,黑幕降來,四周漆漆一團,伸手難見五指。汪生正一籌莫展之際,忽一人影飄然而至,拽住他的衣袖說:

“書生莫慌,且隨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