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當代藝術之純粹的印象
藝術
消費主義正悄無聲息地在中國蔓延,消費不僅滿足了人們感官需要與心理訴求,同時也影響著當代人的生活方式。人們通過消費來彰顯和滿足自己的需求。在時代語境下,藝術不再簡單的是人們精神世界的向導,同時擴散到與市場的聯係。消費時代是一個以文化符號為誘餌,以利潤為目標的社會體製。這一體製對藝術的侵蝕,與敏感的藝術家發生了摩擦。藝術家通過對消費時代的獨特感知,傾訴出內心的抗爭,呼籲人們淨化內心,回歸純粹。
距初識李明已有七年之久,他如磐石般的穩重並未因世事的紛繁而動搖,他的作品就如他的為人,純粹得讓人覺得踏實。兢兢業業的落下每一筆,沒有一絲花哨。我有幸目睹了他四年如一日的堅忍,見證了他《疊加》係列的萌發與成熟。從最初的單一疊加,到後來的多形式疊加,不隻是畫麵內容的疊加,數量的疊加,語言的疊加,也是他青蔥的創作歲月的疊加。於純粹的“疊加”中,他尋覓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就目前我們所處的消費時代而言,衣食住行在無形地表達著這一時代的屬性,衣物和棉絮作為他創作的初衷不經意間打動了他。如他所言,最初這一係列作品靈感的產生源自一次非自主的消費經曆。貨架上碼放整齊的各類衣物咄咄逼人的湧向他,滿目玲琅的消費品所產生的強製性需求,與當時苦尋創作思路不得其解,卻還要麵對生活瑣碎的他所產生的情緒如出一轍,頃刻間叩開了他的心弦。以此開啟了他數年的“疊加”之旅,並一發不可收拾。
初見《疊加》,撲麵而來碼放整齊的衣物,單色調的背景襯托著整齊鮮明的主體,衣物的顏色很豐富,但是很寧靜,沒有絲毫紮眼的刺激,卻以這份平靜的震撼吸引觀者駐足。消費行為的快節奏與商品陳列的單一性,現實生活的律動與畫麵的靜謐是他試圖達到碰撞摩擦的表現效果。如他本人一樣,與年齡不相稱的沉穩有時會給陌生人以錯覺,誤以為他是個不解風情的乏味之人。實則不然,除了我所了解的他涉獵廣泛,且熱愛運動、熱愛自然之外,從他對《疊加》係列色彩的陳列與布局來看,他的內心是企圖張揚的,但心底的喧囂卻始終內斂於他如水的平靜之中。他需要通過對藝術的領悟來釋放內在掙紮產生的漣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正是他經年累月的重複“可疊加”的另類表現形式,潛移默化成了他描述消費時代的獨特的藝術語言。
如其他青年藝術家一樣,李明也質疑過自己創作風格形成的初期,然而堅忍過後豁然開朗。起初這種日複一日的重複“疊加”讓他懷疑自己是否會乏味與麻木,但事實上,在保守中尋求表達,在束縛中企圖突破的悸動,類似止癢的衝動與刺激使他其樂無窮且樂在其中。《疊加》係列中,整齊的一摞衣物中最上麵一件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映襯了他在創作過程中不同的心境,即律動的內心在畫麵上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