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創意讓結果完美落實——隻為執行找方法(3 / 3)

3.讓豆子發芽,改賣豆芽;如果豆芽滯銷,就讓它再長大點,改賣豆苗;如果豆苗賣不動,就讓它再長大點,當盆栽賣,命名為“豆蔻年華”,到城市裏的各間大中小學門口擺攤和到白領公寓區開產品發布會,記住這次賣的是文化而非食品;如果還賣不動,建議拿到適當的鬧市區進行一次行為藝術創作,題目是《豆蔻年華的枯萎》,記住以旁觀者身份給各個報社寫個報道。如成功可用豆子的代價迅速成為行為藝術家,並完成另一種意義上的資本回收,同時還可以拿點稿費。如果行為藝術沒人看,報道稿費也拿不到,趕緊找塊地,把豆苗種下去,灌溉施肥,3個月後,收獲豆子,再拿去賣。

“如上所述,循環一次。經過若幹次循環,即使我沒賺到錢,豆子的囤積相信不成問題,那時候,我想賣豆子就賣豆子,想做豆腐就做豆腐!”這個商人如是說。

這個故事說明:人生沒有絕境存在,隻要善於變通,任何困難都不會成為執行的障礙。

工作也是如此,不必拘泥於一種方法,執拗於一種方案。麵對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要學會變通。變通不僅體現了變化的思想,而且包含著創新的意思。變通不論大小,都意味著破慣例,違常規,與現有規則不同;另一方麵,這種變化又是現實所允許的,是一種有別於慣例和常規的特例,因而,是可以行得通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變通並不是對慣例和常規的徹底破壞,而是一種延續和發展。

點石成金:

變通是一種本領,一種藝術,關鍵在於審時度勢,靈活掌握。變通絕非隨意而為,而是是一種高超的藝術。掌握變通的藝術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根據各種信息判斷是否能夠變通,變通的條件具備不具備。

2.要選擇變通的內容和方式,解決變什麼、怎麼變、如何變的問題。

3.要把握變通的時機和操作技巧,做到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4.要運用靈活的思維,從而可以觸類旁通,不局限於某一方麵,不受消極思維的桎梏,從多方麵選擇和考慮問題,越過思維定式的障礙,使我們的思維沿著不同的方向擴散,表現出極其豐富的多樣性,使人產生超常的構思,提出不同凡響的新思想、新觀點。

資源整合,創新無限

工作中難免遇到資源不足的窘境,這時,就需要我們開啟智慧,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創造性地整合,最終圓滿地解決問題。資源整合指的是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創造性地整合,最後取得創新成果。

職場魔方:

某國一支探險隊來到南極,為了進行科學考察,他們準備在南極過冬。

隊員們冒著嚴寒建立了一個基地。為了把運輸船上的汽油運到基地,他們開始鋪設管道,把鐵管子一根一根地連接起來,形成一條輸油管。由於事先考慮不周到,帶去的管子都用完了,可還沒有接到運輸船上。他們傻眼了,在船上翻箱倒櫃也沒找到可以替代管子的東西。如果發電報,請求國內運來,至少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如果不接通輸油管,基地就沒有取暖的燃料,大夥都會凍死。怎麼辦?

這時候,隊長想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好辦法,很快解決了這一難題。

隊長建議用冰來做管子。他們先把繃帶纏在已有的鐵管上,再在上麵淋上水,在南極的低溫下,水很快就結成冰,然後再拔出鐵管,這不就成了冰管子了嗎?把它們一截一截接起來,想要多長就有多長。

由此可以看出,資源整合對於工作和達到目標的重要作用。

在工作中,常常有人抱怨手中的資源太少,無法做成大事,而優秀員工則不會被現有的困境所局限,而是相信“資源有限,創新無限”,充分調動、整合所有能夠利用的資源,創造性地完成任務。也許隻是一個小小的提議,也許隻是頓時產生的靈感,就可以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在使自己的業績得到提升的同時,還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點石成金:

沒有辦法並不可怕,隻要我們肯動腦筋、積極創新,激發腦中的無限創意,就一定能夠將問題完滿解決。

那麼,如何創造性地整合資源呢?

1.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過程,不要指望別人將所需資源全部準備妥當,隻等你來“拚裝”。

2.開動腦筋,尋找資源

工作中疏於思考的直接後果就是工作方式變得單一、呆板。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你開啟自己的智慧,積極地尋找資源,沒有資源也要努力創造資源。請記住,你的頭腦就是最大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