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地工作不僅能體現員工自身的素質和涵養,同時,也能十分巧妙地解決工作中的困難。我們想要創造性地工作,又要做到哪些呢?
1.要大智慧不要小聰明
要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執行力,固然需要聰明,但更需要大智慧。有的人自認為聰明,結果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輕則喪失機會,重則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創新需要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
2.敢於打破常規
打破常規,創造性地工作,不隻要打破思維定式,更要挑戰現有規則,這意味著要不斷突破自我思維的極限。
3.學會逆向思維
在創新的過程中,如果擺脫不了固有程序或流程的幹擾,不如將這個程序或流程倒轉過來,從後向前,逆向思考問題。
走出規則囚禁的柵欄
美國企業家約翰·克理斯說:“規則和紀律一定要遵守,但這絕對不應該成為你墨守成規的借口。”
職場魔方:
一位年輕有為的炮兵軍官有一次所屬部隊的操練進行視察,他發現,總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麵。軍官很不理解,詢問原因,得到的回答是《炮兵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要求的。軍官認真查閱軍事文獻後發現,原來長期以來《炮兵操練條例》一直遵循著非機械化時代的規則。因為那個時候的大炮是由馬車拉到前線的,而站在炮管下士兵的任務就是負責拉住馬的韁繩。現在的大炮早就不需要馬來拉了,拉馬的士兵早就應該結束他的曆史使命,但由於《條例》沒有及時調整,不拉馬的士兵也就繼續上演著不拉馬的故事。後來,這名軍官對《條例》大膽改進,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優化了工作係統,他因此獲得了國防部的嘉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由於存在著慣性思維,由於有著因循守舊思想,使我們在工作中不能改革創新。就像故事所說的那樣,馬拉大炮時建立的《操練條例》成了炮手頭腦中固定的操作模式,盡管到了機械化時代,仍習以為常地運用,浪費了人力。
點石成金:
在企業中,優秀員工敢於質疑不合理的製度和規則。隻有敢於對自己的工作提出疑問,才能避免錯誤的出現,從而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
1.敢於質疑,敢於犯錯
很多人認為,要想保住自己的工作,就要按照製度和規則工作,不能打破工作的秩序,也不可輕易嚐試新的方法,更不要承接那些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否則,就有可能遭受失敗。實際上,不能質疑,不會犯大的錯誤,但也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2.走出規則,打開新局麵
企業需要具有創造力的人,因為他們能脫離舊的軌道、打開新的局麵。因此,我們應敢於走出現有的規則,嚐試新鮮事物,從而促進企業發展。
3.打開你的心,讓想象自由翱翔
如果你的心過於封閉,不能接納別人的新的觀念,就等於鎖上一扇門,禁錮了你的心靈,切斷了許多機會及溝通的管道,那也切斷了想象力的翅膀,從而失去了創造力的源泉,成功也逐漸遠離。因為,依賴他人、模仿他人的人,不論他所仿效的偶像是多麼偉大,他也絕不會成功。成功不可能出自因襲和模仿,隻有自己創造,才能達到成功的境地。
4.標新立異
目前世界上的種種進步是不斷打開新局麵、開辟新道路的結果,是摒棄一切陳腐的學說、落伍的思想、愚昧的迷信,努力更新觀念、不斷創新的結果。因此,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要走出常規,善於標新立異,善於創新。
變通執行,以變製變
世界萬物都在變化之中,如果沒有變化,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無法生存。隻有事變我變,人變我變,適者方可生存。
變是成功人士做事的重要法則。工作中麵對千變萬化、意外不斷的情況,隻有冷靜處理,善於變通,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我們才能獲得成功。
職場魔方:
一位中國商人在談到賣豆子時充滿了激情和智慧,他認為,如果豆子在他的手裏,便絕不會有淡季出現。
他的做法是:如果豆子賣得動,就直接賺錢。如果豆子滯銷,就分三種辦法處理:
1.讓豆子漚成豆瓣,賣豆瓣;如果豆瓣賣不動,醃了,賣豆豉;如果豆豉還賣不動,加水發酵,改賣醬油。
2.將豆子做成豆腐,賣豆腐;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改賣豆腐幹;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改賣豆腐花;如果實在太稀了,改賣豆漿;如果豆腐賣不動,放幾天,改賣臭豆腐;如果還賣不動,讓它長毛徹底腐爛後,改賣腐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