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他也很努力,但絕對不是主動努力,而是迫於老板的壓力,迫於丟失飯碗的危險。終於,他的“努力”有了回報——他設計、組織完成的一項工程,拿到了國際大獎!
然而,就在拿到大獎的那一天,他卻自殺了。從遺書中,人們可以了解到他自殺的原因:“我最大的理想是做一位成功的老板,而不是做一名成功的打工仔,在打工仔崗位上做得越成功,就意味著我在做老板方麵越失敗。今天,我作為打工仔得到了國際大獎,這不是對我的鼓勵,而是對我的巨大打擊,我承受不了這份打擊……”
實際上,無論你在生活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職業,你都不該把自己當成一個打工仔。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從不這樣想,他們往往把整個企業當做自己的事業。
一旦你有了這樣的想法,在工作中你就能比別人得到更多的樂趣和收益。你會早來晚走,加班加點,你生產出的產品會比別人更優秀。此時,你的老板會將你所做的努力看在眼裏,把你和別人區別對待。當加薪和晉升的機會來臨時,他首先考慮的肯定是你。
優秀的員工是不會有“我不過是在為老板工作”這種想法的,他們會把工作看成是一個實現理想與抱負的平台,他們在內心裏已經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發展融為一體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和老板的關係更像是同一個戰壕裏的戰友,而不僅僅是一種上下級的關係。對於優秀的員工來說,無論他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他們已經是公司的老板了,因為在他們的眼中,他們是在為自己工作。
以下是我們對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的三條忠告:
1.全心全意地投入你的工作崗位
自己的工作士氣要自己去保持,不要指望公司或是任何人會在後頭為你加油打氣。為你自己的能源寶庫注入充沛的活力,全心全力投入工作,為自己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能力,並且樂在工作的冒險曆程當中。
2.把自己視為合夥人
培養與同事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公司的成敗為己任,像對待自己的產業那樣對待自己的公司,這是一個年輕人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3.迎接變革的需求
企業需要的是高性能的員工,我們必須持續不斷地自我提高,否則根本不可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保持優勢地位。你隻有兩種選擇,第一是終生學習並立於不敗之地;第二則是成為老古董,被時代淘汰。
樹立為自己工作的信念,使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亮,培養出企業家的精神,為事業創造出一番新的局麵。
無論你在生活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職業,你都不該把自己當成一個打工仔。
責任為你的個人品牌貼上卓越的“標簽”
責任能夠為你的個人品牌貼上卓越的“標簽”,在責任心的推動下,為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你還要努力鑽研業務,提高技能,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到與時俱進,從而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美國管理學家華德士提出: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品牌含金量越高,則人的身價越高。
不隻是企業、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個人也需要在職場中建立個人品牌。那麼,個人品牌的含義是什麼?
著名管理專家宋新宇博士介紹說,個人品牌就是個人在工作中顯示出獨特的價值。它就像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一樣,要有知名度,更要有忠誠度。具體而言,個人品牌有幾個特征:
第一,個人品牌最基本的特征是質量保障。這一點跟產品品牌一樣,它體現在兩方麵:一方麵是個人業務技能上的高質量,另一方麵是人品質量。也就是說既要有才更要有德。一個人,僅僅工作能力強,而道德水平不高,是建立不起來個人品牌的。
第二,個人品牌講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個人品牌,就說明你的做事態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證的,也一定會為企業創造較大的價值。企業使用這樣的人是可以信任和放心的。
第三,品牌形成是一個慢慢培養和積累的過程。任何產品或企業的品牌不是自封的,而要經過各方檢驗、認可才能形成。對個人品牌而言,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公認的。
第四,個人一旦形成品牌後,他在職場中的關係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像一個企業一樣,如果有了品牌,它做任何事就會相對容易一些。同樣對個人來講,一旦建立了品牌,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要在工作中樹立個人品牌,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比別人更認真負責。品牌不是吹出來的,雖然吹噓可以在短時間內迷惑一些人,並撈得一些好處,但時間一長,必然原形畢露,拿不出實實在在的業績,吹得天花亂墜又有什麼用呢?
在個人品牌的構成要素中,責任是最重要的內容,如圖所示:
在這個圖中,責任處於頂層,才華處於最下層。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人,這些人之所以沒有出頭之日,原因在於他們除了才華之外,其他方麵的品牌太欠缺。
下麵的故事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發。
現任北京外交學院副院長的任小萍女士說,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組織上安排的,自己並沒有什麼自主權。但在每一個崗位上,她都有自己的選擇,那就是要比別人做得更好。
大學畢業那年,她被分到英國大使館做接線員。在很多人眼裏,接線員是一個很沒出息的工作,然而任小萍在這個普通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她把使館所有人的名字、電話、工作範圍甚至連他們家屬的名字都背得滾瓜爛熟。當有些打電話的人不知道該找誰時,她就會多問,盡量幫他(她)準確地找到要找的人。慢慢的,使館人員有事外出時並不告訴他們的翻譯,隻是給她打電話,告訴她誰會來電話,請轉告什麼,等等。不久,有很多公事、私事也開始委托她通知,使她成了全麵負責的留言點、大秘書。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電話間,笑眯眯地表揚她,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結果沒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調去給英國某大報記者處做翻譯。
該報的首席記者是個名氣很大的老太太,得過戰地勳章,授過勳爵,本事大,脾氣大,甚至把前任翻譯給趕跑了,剛開始時她也不接受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資曆,後來才勉強同意一試。結果一年後,老太太逢人就說:“我的翻譯比你的好上十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又被破例調到美國駐華聯絡處,她幹得同樣出色,不久即獲外交部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