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回到大唐 第三十八節 時光荏苒似水過,何必垂首戀華年
“還要忍?若是老太太重用娘家人,把本家人都給趕了出去,兒子總該說句話了吧!”
張成才一聽大唐講究孝道講到了這個地步,心裏是一陣陣的惡寒,為了證實袁天罡聽懂了自己的話,把把事情又說的嚴重了很多,指望著這個老頭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個,老太太往外趕本家人幹嘛啊?道兄,你想想,要是你跟護國公主有兒子,你掛了以後,護國公主不當家誰當家啊!若是你有兄弟非要插手,不把他趕出去幹嘛啊?有他們什麼事啊?但凡想管這種事的,十個裏有八個是不懷好意。”
袁天罡想看白癡一樣的看了一眼張成才,對這娃的理解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質疑,自從自己認識了他,還是特麼的第一次覺得自己比他有學問。
“若是一個國家呢?兒子當皇帝母親當家,母親閑兒子幹的不好,把兒子趕一邊去自己當家,當著當著覺得不過癮,幹脆把國號給換了,自己當了皇帝,還把夫家的人給殺了個幹淨,滿朝堂都用了上自己的娘家人,這種事該怎麼斷定對錯啊?”
“道兄說笑了,哪有女子當皇帝的道理啊!”
袁天罡見張成才越說越離譜,心裏不禁不耐煩了起來,
“若是一國就另當別論了,畢竟忠孝兩全,忠還是排在首位的,若是真出了這種事,兒子反娘也是有道理的,不過若是能勸阻其母不行此事,才是真正的化解之道啊?道兄今天怎麼老問這個啊?”
袁天罡說著說著忽然覺得有些奇怪,你特麼的連孩子都沒有,打聽這些破事幹嘛啊?
“我隻是想起了師尊給我講的一個故事,一直沒想通,想通過道長的回答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
“那道兄何不把故事講出來,讓貧道聽聽啊!你這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老道我也聽不明白啊!”
袁天罡一聽是張成才師尊講的故事,眼珠子登時又放出了光來,對張成才這個從來沒見過麵的師尊,袁天罡打心裏都佩服的緊,常恨自己福薄沒能見上一次,好好探討一下道家的學問,如今有他講的故事,自己自然是要好好的聽聽了。
“相傳西方有一古國,國君因為體弱多病,將政務交給了自己的皇後,他死了以後,皇後廢黜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當了皇帝,還改了國號,大肆屠戮宗室。”
“女皇死的時候,把皇位又還給了自己的兒子,執政期間上層動蕩的很是厲害,可百姓卻是安居樂業,沒受什麼損害,師尊當是問我,如果我是該國的大臣,該怎麼辦?”
張成才見袁天罡這麼有興趣,自己也想知道這貨到底對武妹妹篡國有啥想法,幹脆把事情換了換地方,當成個題目給說了出來。
“這!這倒是真把貧道給難住了,若隻是大臣,自然可以不管,畢竟這是天子家事,反正最後還是把江山交給兒子,若是宗室,卻隻有反抗或者逃亡,畢竟女皇上位,最礙眼的,就是原來的宗室親王,隻是這些人估計在女皇登基之前,就會被殺個精光啊!”
袁天罡閉目沉思了一會,看的出來,他心裏也很矛盾,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好半響,他才睜開了雙眼,試探著回答起了張成才的問題。
“若是此事發生在大唐呢?”
張成才見袁老頭一個勁的含糊其辭,說的事情也是不明不白,當下更近一步,想聽聽袁天罡到底是啥意見。
“哎呀道兄,此事不可亂講!”
一聽張成才把事情扯到了大唐的身上,袁天罡當時就慌了,若不是風大浪急兩手要扶著欄杆,他毫不懷疑自己會竄過去捂住張成才那張臭嘴。
“學術討論而已,我隻是讓你想想,若是這種事情發生在身邊,跟自己息息相關,應該怎樣抉擇。”
“道兄,此事如何抉擇都有道理,服服帖帖乃是盡孝道,舉兵討逆乃是護社稷,你讓老道我如何評論啊!”
“怎麼評論沒有關係,關鍵是,如何自處。”
見袁天罡答非所問,張成才狠狠的白了這貨一樣,
“打個比方吧!現在皇後把握朝綱,你我就是看不過去又能咋地啊?揍她?還是讓陛下廢了她啊?咱們有這個想法,陛下有嗎?你覺得現在,我們應該如何自處啊?是出去遊玩,還是在家裏看著生氣啊?”
“這個!道兄所言倒是實情,陛下和娘娘伉儷情深,相互之間信任無比,若是臣子從中作梗,隻怕吃虧的肯定不是娘娘!倒真不如象道兄一樣,架船遠航,待太子登基娘娘辭世以後,再回大唐效力。”
聽了張成才的話,袁天罡突然明白了起來,感情張成才是出來避難的啊!再想想李治和武妹妹的做法,還真有一絲絲交權的味道,心裏不由的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