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浩:與專營店相比,我們對藍秀在百貨專櫃配置的導購有著更高的業務能力要求。專櫃的導購上崗前都必須經過一係列的品牌文化、專業知識及化妝技巧的嚴格培訓,培訓結業合格的導購,才能正式上崗。上崗後,公司也會繼續請彩妝專家和營銷老師對其進行業務知識的更新培訓。我們希望利用專業的服務打動消費者,讓消費者先體驗後購買。

化妝品觀察:專營店渠道與百貨渠道畢竟不同,大家怎麼看?

申俊龍:在專營店渠道,代理商可能頂多會告訴店主該怎麼經營,但更多依賴於店主自主經營。而在百貨渠道,代理商要自己親手經營,就需要通過實踐操作,在摸爬滾打中慢慢總結經驗。

唐瑋:我們也把業務分為兩塊:一塊是市場客戶渠道;一塊是公司自營渠道。專營店屬於前者,後者則是百貨。自營渠道會交由專門的自營管理團隊操作。

化妝品觀察:從營銷角度來講,一旦專營店品牌走百貨渠道,進行雙線操作可能會帶來客源流失和價格混亂,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唐瑋:我個人認為,這其實是兩個渠道如何並行發展的問題。專營店渠道與百貨渠道都各有獨特性。對於品牌來講,兩個渠道應該是相互促進,相容共生。百貨渠道強大,無形之中也會促進專營店渠道品牌的發展及強大。專營店品牌走百貨渠道是以完善且穩定的專營店網絡建設為基礎的,走百貨渠道是品牌形象升級、消費者升級的必然之路。如同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雞和蛋都是我們需要的。

申俊龍:對品牌長遠的發展來講,目前的專營店終端品牌最終都會想盡辦法進入百貨渠道。百貨商場帶來的品牌含金量與知名度,會為品牌樹立價格標杆,價格的規範統一,會更加博得消費者的信任。但關鍵點在於不管是專營店還是百貨商場都要維護好價格體係,隻有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各方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化妝品觀察:在四川,有個代理商同時運作某品牌的專營店渠道和百貨渠道。一邊是商場施壓,逼著代理商做活動,一邊是專營店恐嚇,聲稱如果該品牌在百貨渠道大做促銷,專營店就集體低價甩賣。大家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難題,又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唐瑋:我們公司遇到過同樣的情況,確實很難解決。百貨和專營店的定位和目標群體不同,其促銷活動的模式也會有所不同。但現在許多專營店老板總是認為品牌進駐百貨商場給其店麵帶來客源的流失及銷售量的下滑,總是對百貨渠道持敵對態度。我個人認為,這是不可取的行為。品牌進駐百貨渠道是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對品牌形象

升級及穩定品牌地位的必然之舉。如果專營店老板能充分認識並利用品牌的這一優勢,兩個渠道的並行發展則會產生很強大的合力。

程浩:在江西,百貨渠道相對而言不是特別發達,商場的促銷力度不會太大。一般在商場進行大型促銷前,我們會多方麵權衡。比如說,不會做直接的折扣或減免現金等刺激專營店經營的方式。在彩妝銷售旺季,適當的增加外購促銷,專營店也表示能夠理解。

申俊龍:這種現象在我們代理的區域也存在過。規模大的化妝品連鎖店更想引進百貨商場裏的優質品牌,但是又恐嚇代理商不做百貨渠道,這其實體現了專營店老板發展思路的弊端。商場不可能不做活動,有經營思路的專營店也不會因為商場的活動而砍掉品牌。我個人覺得可通過兩個方法減少或者解決兩個渠道的衝突。第一,代理商自身要合理布局網點,嚴格把控好各個網點的質量,清晰地規劃出專營店和百貨的商業輻射範圍;第二,代理商對專營店及百貨商場的促銷活動要有嚴格的審批管理製度,在商場做活動前及時與同一商業圈的專營店進行溝通,進行統一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