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作者:易烊銘
創立之初,丸美就認定了自己的未來在百貨。“在國內做化妝品,就必須要挺進到百貨商場裏麵去。”丸美集團CEO孫懷慶說。
現實中,丸美的確在踐行孫懷慶的戰略規劃。“截至目前,丸美已經坐擁全國1000餘個商場專櫃。”丸美集團日化事業部部長陳浩證實,在丸美內部,百貨渠道的發展被視為公司戰略製高點。
2010年,丸美銷售額突破20億元,百貨渠道貢獻占比升至25%。
丸美在百貨渠道征戰多年,並不像外界看到的這般順理成章。從2000年第一家百貨專櫃在武漢王府井誕生至今,丸美在百貨渠道走過了三個階段。而其關注點也逐漸從注重鋪點,轉向渠道治理:
“公司剛成立時,丸美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進入百貨係統。當時由於丸美品牌知名度不高,我們的思路就是隻要百貨商場給我們位子我們就做。”
“之後,丸美品牌和我們的明星單品逐漸獲得消費者廣泛認可。”從2009年起,丸美開始調整思路,選擇性地進入一些比較大的百貨商場。選擇的依據就是“三歐”(歐萊雅、歐珀萊、OLAY)也有進駐的百貨。
“而到現在,丸美更多的則是在做渠道治理的工作。我們會陸續淘汰一批達不到丸美統一要求的專櫃,集中精力和資源來提高單櫃產量比,以確保丸美在百貨渠道的地位。”接受采訪時,陳浩清晰地描述出了丸美在百貨渠道經營思路的轉變。
盡管丸美在百貨渠道的布點已經過千,但據陳浩透露,目前還主要集中於全國二三線城市。不過近年,丸美已經開始朝一線市場正式發力。
就在最近,丸美品牌專櫃剛剛登陸國內最具規模的“現代家庭娛樂及購物中心”上海陸家嘴正大廣場,再次顯示出其向上進發的決心。
在百貨渠道操作模式上,丸美也在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進行調整。據丸美江西省代理商浩達集團董事長程浩介紹,為了更好地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樣板效應,丸美已經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百貨終端實行總部自營策略。
在百貨渠道,如果品牌不能具備足夠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專櫃銷量將難有實質性的突破。丸美也深知這一點,陳浩透露,“近幾年,丸美每年用於廣告宣傳等方麵的投入都超過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其品牌傳播側重點也在調整。照孫懷慶描述,2007年是分水嶺。在這之前,丸美主要專注於提升知名度;在這之後,丸美更注重增加品牌的美譽度。這種思想甚至延伸至櫃台終端。
過去本土品牌習慣打促銷戰,丸美正試圖走出這個怪圈,嚐試建立起健康的促銷觀念。據丸美雲南代理商美諾(國際)化妝品營運管理機構總經理張文淵描述,在百貨渠道,丸美每年都會有意識地控製次數。因為在孫懷慶看來,過度促銷等於傾銷,對品牌絕對是一種矮化和傷害。
但這並不意味著丸美會無視促銷對銷量的拉動。據悉,丸美在百貨渠道的促銷活動一般以季節和明星策略來驅動。比如丸美會在春季啟動“豫約春天”大型促銷活動,通過贈送《魯豫有約》入場券來發揮代言人的號召力,直接推動專櫃銷量。
取得階段性成功的丸美依然麵臨不少困擾,首當其衝的則是國內百貨公司對本土品牌的不信賴感依然沒有解除。張文淵對此深有感觸,“現在丸美在部分百貨公司的專櫃已經取得化妝品類銷量前三的名次,卻仍然得不到相應的商場地位的提升。”這或許不應隻是丸美的困擾,這個僵局需要所有本土品牌集體釋放更強大的能量來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