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正是用新的創意創造了獨特的“新東方模式”,這也為新東方帶來了新的意義。這樣,新東方就不單單是培訓機構、提高英語能力的地方,它已經成為眾多學生找到快樂、激情、勇於追求成功的象征,並成為學生們插上希望的翅膀、追尋心中夢想的起點。
拓展透析
創意產業是近年來新興的第三產業之一,其特點是信息知識密集型,生產方式主要以知識再加工創造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包括設計、科研、知識傳播、技術更新等。創意產業,實際上通常也被叫作知識產業,是自從計算機和網絡誕生以來依托兩者傳播、存儲、複製、修改的技術,衍生了一大批集合傳統文化和信息產業的新的服務行業。例如堪稱世界曆史上最早,最悠久的創意公司迪斯尼公司。
事實上,文化創意很早就出現了。1928年沃爾特?迪斯尼製作的米老鼠係列漫畫電影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過,迪斯尼公司經典的動畫形象,比如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三隻小豬、匹諾曹等在產業和財富上的成功卻是在1952年之後。盡管迪斯尼公司一直十分小心地避開電腦技術在動畫方麵的應用。隨著《玩具總動員》這類電腦動畫的嚐試的成功,迪斯尼主題公園在電腦設計和創意製造的優勢才逐步體現出來。
絕大多數新興的創意產業實質上原型或者說知識材料的元素都十分古老。之所以被叫作新興產業,主要是這些產業在信息上重新設計、組合、改造後,在信息傳播上逐漸占據了娛樂教育收入的主要部分。絕大多數創意產業的管理者和企業,一般來說並不局限於文化傳媒和教育、廣告類的背景,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產業的從業者和直接生產者都屬於知識豐富、受教育水平高、創新和人文精神氛圍濃烈的人,其管理也就傾向於自由或者創新導向。
20世紀60年代開始,馬克魯普就將從事教育、信息、文化出版、科研、設計相關產業統統歸類為知識產業。這些產業在美國國民經濟的生產和分配領域中占據的份額越來越大,到2013年,美國國家統計局甚至決定將布蘭妮或者ladygaga創造的藝術收入也歸入國民收入統計中。實際上,在西方和日本,類似的教育業和娛樂動漫、設計創意、廣告營銷等行業,不論其從事的是知識的簡單加工,或者是複雜的研發,都被看成是創造財富的最主要方式。
在中國國內,由於第三產業中新興服務業發育不良,人們一度將教育和文化娛樂行業視作不創造價值的服務性行業。這本來是一種偏見和認識誤區。類似新東方一樣的教育產業化行為,本身在西方就是一種創意產業。在西方,絕大多數私立的職業教育並不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於傳統的教書育人,傳授知識,而是作為工業文化和傳統的輸出者。印度的軟件外包業很大程度上和街頭隨處可見的培訓學校和職業化的教育谘詢幫助有關。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社會的應用日趨廣泛,視頻、谘詢、社交網站成為被人熟知的創意產業,其中僅僅優酷、土豆、樂視網等三家視頻網站創造的下遊市場規模就達到數百億美元。艾瑞數據顯示,2011年在線視頻行業市場規模62.7億,同比增長99.9%,其中,來自視頻廣告的收入為42.5億,同比增42.5%,版權分銷收入翻番,占比增至13.1%。
其他的在網絡文學、遊戲和動漫類娛樂創意市場的規模,更是接近數千億美元。盛大文化、巨人網絡、騰訊遊戲,已經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大型集團公司。文化創意產業園在不少地方已經被列入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基地。對企業者來說,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中國未來的經濟轉型中,文化創意產業將作為支柱性產業受到廣泛的支持,未來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