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東方精神來源於俞敏洪自己的人生經曆,但是俞敏洪覺得,這種精神也是對所有成功者自強不息的精神最好的總結,俞敏洪希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能通過新東方的課堂傳達給更多的人。
因此,俞敏洪要求新東方的老師,不管是教少兒課程還是教中學的,或者是教大學生的,都要具備這種精神,因為老師有了這種精神以後才能傳達給學生。在俞敏洪看來,學生對新東方精神領悟得越早越好,更有利於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這也是俞敏洪要求新東方的老師要符合新東方精神的原因。
拓展透析
一位著名企業人力資源總監說過:“一個人選擇工作實際上是在選擇價值觀,因為有價值觀,組織成員就不會僅僅以個人利益行事,而是能夠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待事情。”
認同所服務公司的價值觀和發展願景,關鍵在於個人與組織的價值觀能夠一致。當個人的價值觀和組織價值觀達成一致時,個人將會獲得取之不盡的工作動力和極大的工作激情。
而不接受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員工,會對自己的工作及周圍人的工作產生消極影響。如果員工不能認同公司的文化,企業就會形成內耗。當員工的心力沒有向一處使時,企業的合力就會變得很小,在市場競爭中就會顯得很脆弱。
在企業管理方麵,我們經常會提到“三個石匠的寓言”。這個寓言是這樣的:
有個人經過一個建築工地,問這裏的石匠們在幹什麼,3個石匠有3種不同的回答。
第一個石匠回答:“我在做養家糊口的事,混口飯吃。”
第二個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個石匠回答:“我正在蓋一座教堂。”
如果用“自我期望”、“自我啟發”和“自我發展”三個指標來衡量這三個石匠,人們會發現第一個石匠的自我期望值太低,第二個石匠的自我期望值又過高,第三個石匠的目標才真正與工程目標、團隊目標高度吻合,他的自我意願與自我發展行為才會與組織目標的追求形成和諧的合力。
馬雲及阿裏巴巴非常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同時也注重培養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馬雲認為,作為CEO和創始人本身最大的職責就是企業文化的推廣者,就是首席文化官。製定企業文化目標、共同的使命和價值觀很容易,最難的地方在於點點滴滴地實施。任何一個企業的文化必須和它所處的行業和公司的特點相吻合。
阿裏巴巴的獨特價值觀是:共同實現創業的夢想,一起實現改變曆史的夢想,一起實現創造財富的夢想,一起實現分享財富的夢想。阿裏巴巴在招聘過程中十分注重能夠認同這一價值觀的人。
馬雲曾說:“進入我們公司以後,必須要認同我們的文化,認同我們的理想。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件不平凡的事,如果你認為你是精英,請你離開我們。”阿裏巴巴B2B公司CEO衛哲也說:“價值觀再好,這麼多新員工加入,也會麵臨企業文化被稀釋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招聘和培訓,使企業文化被稀釋得少一點,然後再慢慢回複過來。”
越來越多的管理經驗表明,個人與組織共享的價值觀能提高個人與組織的效率。認同組織的價值觀,大家就能夠同舟共濟,共同為一種價值觀和目標而奮鬥。許多優秀團隊都有相似的價值觀和信念。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不懂得工作意義的人常視工作為勞役,則其心身亦必多苦痛。”同樣的工作內容和方式,融入團隊意識會給員工帶來心態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改變,原本單調的工作也會升華為精致的服務,從而為公司、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價值。
總之,沒有共同價值觀的企業必定是鬆散而沒有競爭力的,如同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隻。企業管理者應注重培養員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因為員工在認同的基礎上才會對工作的價值有更多的認同,這種永恒的追求信念賦予員工以神聖感和使命感,並鼓勵員工為崇高的信念而奮鬥。它將會決定組織全體人員共同的行為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