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企業歡迎有智慧、有能力的人3
第三章 陳向東推下去的能力比我強
陳向東比較有創新變革能力,比較有執行力,把一件事情推下去的能力比我強。
之所以選擇陳向東而不是自己親自去抓,因為陳向東比較有創新變革能力,比較有執行力,把一件事情推下去的能力比我強。
我會顧及到很多人的麵子和他們的感受,但是陳向東他不會。不是他不顧麵子,而是他即使知道對方有障礙,還敢於推動。他是新東方變革最合適的人選。
——俞敏洪2011年接受《21世紀商業評論》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10年11月,俞敏洪宣布了新的人事調整:任命陳向東為執行總裁,任命周成剛為公司董事,並調整了兩位副總裁的工作。
“執行總裁”是新東方新設的一個職務,雖然俞敏洪仍然是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但是這一職務的設立意味著俞敏洪開始慢慢脫離日常運營,隻是專注於新東方的戰略製定、精神教父和形象大使的角色,而陳向東則成為新東方戰略執行的核心人物。
陳向東引起俞敏洪的注意,源於一本書。2000年3月,陳向東隻是新東方的一位兼職老師,當時還在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一天,陳向東去找俞敏洪,說是想寫一本GRE考試中關於邏輯推理方麵的學生輔導用書。俞敏洪雖然知道這本書新東方已經有人在寫,但是他並沒有直接拒絕陳向東,而是定下了這樣一個規則:這本書誰先寫出來,就支持誰出版。
不到3個月,陳向東就將一本500多頁的書寫了出來,最後陳向東勝出。這件事讓俞敏洪的印象十分深刻,他當時就感到陳向東的特點:具有強大的執行力。這一年下半年,陳向東因為得到俞敏洪的賞識,而成為他的總裁助理。
新東方早年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北京建立分校,異地的擴張差不多是蔓草式地增長。陳向東在新東方體係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其創建了武漢分校。2002年,陳向東在幾乎沒有總部支援的情況下,一個人拿著30萬元資金,到武漢獨立招人、租場館、定課程,很快就創建了新東方武漢分校,並掌舵一方。
因為在武漢新東方的出色業績,2003年9月,陳向東回京,擔任集團副總裁兼人力資源部總監,主抓市場公關和人力資源。2006年1月起任新東方高級副總裁;2009年6月起負責全國學校管理和幹部管理。2010年,對於被任命為新東方執行總裁,陳向東這樣說:“公司內部我來坐這個位置,大家不會感到特別意外,沒有人會說是跑出了一匹黑馬。”
生於1962年的俞敏洪,2010年時已近“知天命”的年紀,周成剛年齡也差不多,而陳向東比俞敏洪小9歲,俞敏洪最終之所以任命陳向東為執行總裁,除了在年齡上是一個比較恰當的梯度,更重要的還是陳向東的執行能力比自己強很多。
比如,同樣是開會遲到,俞敏洪可能僅僅是對遲到者寬厚地笑一笑,而陳向東則是開會前立規矩,遲到者要上交1000元,美其名曰“分享”。在執行力層麵上,陳向東自己也曾指出,有時候一個決策的安排,俞敏洪可能需要考慮3天之久,而他隻要一個小時的思考就可以付諸實施。
因此,任命陳向東為執行總裁後,俞敏洪向外界直接表達了這樣調整的初衷:原來陳向東隻管某一方麵的工作,現在執行層麵的工作都是陳向東抓;此前的陳向東有可能受製於新東方結構,有些事情不便執行,現在他調配資源的能力就能充分地發揮出來。
拓展透析
比爾?蓋茨擁有技術人才和領導者的特點,但對公司各種事務的管理並不在行。隨著微軟公司員工越來越多,急需一位精通管理的人才來統率。為此,比爾?蓋茨想到了他的校友、交際高手史蒂夫?鮑爾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