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明令禁止,但仍有報廢汽車或其五大總成從某廢舊機動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流入社會——二手車販子開著卡車,從公司院內拉運報廢汽車或五大總成。
李曉是該公司的一名員工,每當看到本應拆解報廢的車輛又被車販子從公司拉走流向社會,他便很擔心。因為,這些報廢車輛或其五大總成部件被重新拚裝後流入社會,會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按國家相關政策,報廢汽車的回收價一般在每噸400元左右。例如,一輛報廢桑塔納重約1.5噸,拆解公司所給的回收價在600元左右。目前,舊鋼鐵的回收價格每噸在2000元左右,拆解公司將報廢汽車拆解後,應按廢鋼處理。
李曉說:“盡管其中利潤已很大,但公司一些人並不滿足,不但不把報廢車輛拆解成廢鋼,反而賣給車販子。按規定,報廢車輛需要走車輛身份審核、初解、拍照、存檔、切割、徹底拆解銷毀、分類等程序。但這些程序得不到徹底執行,有人來檢查時,公司人員隻是象征性地將螺絲擰開,拆下車門拍個照片,之後便私下將整車或其總成賣掉。每輛報廢桑塔納回收價在600元左右,而賣給車販子的價格達到五六千元甚至上萬元。”
李曉說,幾年來,前來購買報廢車輛的主要是六七家老主顧,“其他外人來了一律不接待”。
每來一批報廢車輛後,這幾家老主顧會先後趕到,誰出價高誰就將車輛買下。車販子買下報廢車後,自己從外麵雇工人,將車輛拆開,把五大總成卸下,然後裝車拉走。一些報廢的小轎車,隻是象征性地解體,任何部件都不破壞,車販子拉回去後重新拚裝。
“運來的報廢車輛中,最少有一半被車販子買走,每個月最多能達到七八十輛。公司對這批車輛從不保存交易記錄,所賣的錢到了哪裏,很多職工也不知道。”李曉說。
在有的企業,善做表麵文章是一些企業管理者的特長,他們要麼陷於文山會海,要麼轟轟烈烈搞一番形象工程。搞慣了花架子,就容易產生敷衍應付、弄虛作假的心理,不能真正沉下心來反觀自身肩負的責任,缺乏把真正屬於自己的工作做實、做到位的精神。而案例中這個公司的管理者卻為了謀取暴利,視自己的責任於不顧,表麵上已經對這些汽車做了報廢處理,實際上卻讓那些已經報廢的汽車重新流入社會,給人們的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從1996年到2001年,我國相繼出台《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等,對報廢汽車回收的全過程做出了明確規定。報廢車的處置、流向成為政府部門監管的對象,非法拚裝車市場的清理工作也一直被列為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重點內容之一。這家公司所做的“表麵文章”正是其不負責任、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反映。
其實,還有許多類似這家公司的表麵上遵守社會公德、盡職盡責的公司一直在欺騙公眾,它們不但背離了自己的社會責任,而且還背離了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希望那些善做表麵文章的企業管理者能夠及時認識到:隻有擔負起責任,才知道責任的艱巨;隻有擔負起責任,才能聽到生命呼吸的聲音;隻有擔負起責任,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閱讀思考:
1.什麼是“表麵文章”?對這個問題你了解多少?
2.你所在的企業做過“表麵文章”嗎?都是什麼?
企業先承擔責任才能追求利益最大化
衡量事業的成功,必須要用兩把尺子,一把是責任,一把是利益。任何時候都必須把責任放在首位,千萬不能片麵追求利益最大化,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2003年10月9日晚10時許,家住西安西郊的趙先生騎車到北郊辛家廟某工廠上夜班,在距單位大門不到50米的地方被一輛逆行的麵包車撞成重傷,倒在雨地裏動彈不得的趙先生無法呼救,而肇事麵包車不但不救人,反而加快車速逃逸。
約一小時後,西安市公安局辛家廟派出所的巡邏車發現了趙先生,晚11時30分左右,趙被送到文景路長安醫院的急診搶救室,民警同時通知了他的同事和家屬。零時30分左右,其家人趕到長安醫院。
據趙先生的兒子趙海平回憶,當時搶救室的一位女醫生對他說:“你爸的情況比較嚴重,需要動手術,你先交5000元的住院押金。”由於錢沒帶夠,趙海平懇求她先做手術,自己馬上回家湊錢。但女醫生說,醫院有規定,她做不了主。趙海平一再請求,仍無濟於事。
趙先生的女兒說,他們趕到醫院時,父親的神誌還很清楚,當時護士測量的血壓為高壓120,低壓63。她看到醫院給父親插了氧氣管,吊了兩瓶液體,旁邊還有一台監護儀。據先前趕到的父親的同事說,沒交藥費前,醫院一直沒有給父親輸血,後來一位醫生發現父親病情越來越嚴重,打電話向院長請示後,才給輸了3袋血。
10日淩晨2時,趙先生的家人繳納了住院押金,醫院這才開始對趙先生進行全麵搶救,但此時各種監護測量儀器顯示,趙先生的各項體能指標都在下降。淩晨4時20分,趙因搶救無效死亡。
後有記者采訪時,在長安醫院看到趙先生的病曆顯示的診斷結果為:肋骨骨折,肺部挫傷,頭部未見異常。據另一家醫院的醫生說,如能及時打開胸腔,插上呼吸機,對肺部挫傷進行縫合修補,病人有存活的可能。時間對傷者來說就是生命,最怕的就是延誤時間。
按常理來說,醫院裏來了一位急診病人,原則上應該先交錢再看病,但如果在病情嚴重,家屬沒有準備好錢的情況下,醫院就應該首先承擔起救人的責任。因為責任比金錢更重要。
錢是一個很現實的東西,人既然是現實的,對錢的追求也就無可厚非。但有一點必須搞清楚:追求利益必須建立在責任的基礎之上。
做人重要的是負責任,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來履行這種責任,因為這種責任代表著生命的全部意義。在這個市場利益主導一切的社會,追逐利益本無可厚非,但不能忽略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任何事業對社會道義和責任的擔當都應當是義不容辭的。
因此,衡量事業的成功,必須要用兩把尺子,一把是責任,一把是利益。任何時候都必須把責任放在首位,千萬不能片麵追求利益最大化,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果醫院隻追求自己的利潤最大化,不再承擔或者盡量減少自己本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結果隻會形成“院門八字開,有病無錢莫進來”的局麵。醫院是國家的,不是內部人用來賺錢的工具,國家給醫院這麼多的優惠政策,就是要它首先承擔社會責任,其次才能追求醫院自身的效益。
與醫院一樣,任何組織都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而放棄自己的責任,新聞工作者絕不能為了“抓人眼球”而成為“扒糞者”;商販不能因為“提前奔小康”就製假售假;飯店不能因為“節省成本”就使用“地溝油”……
做什麼事不重要,但做人是根本的。其實在責任和利益之間,完全可以兩者兼顧。許多經濟效益好的媒體、企業,也都是正規的大報紙、大企業。這些都表明,任何組織在承擔社會責任時,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兩者並非對立的關係。
閱讀思考:
1.讀了文中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在生活和工作中,你還知道類似的事情嗎?你是怎樣看待這樣的事情的?
讀後隨筆:
讀完本章內容,作為企業管理者的你,有什麼感想?你的企業是否承擔了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如果沒有,今後該如何改進呢?不妨把它們寫在下麵:
接下來,和自己的同事交流一些自己的讀書心得,覺得自己又有什麼收獲嗎?有沒有新的改變?這裏,給你一個表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