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坦誠、包容等是一個優秀的敬業員工必須具備的品德。一個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人的人,老板是絕不會對他心存好感的,同事也不會真誠、愉快地和他同舟共濟,更不要說客戶會與他建立良好的業務關係了。
這樣沒有修養的員工,其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給自己設置障礙,在堵自己前進的路。這樣的人恐怕連自己在企業裏立足都很困難,更別說是成為老板倚重的優秀員工了。
一個敬業的員工,如果能以銳意進取的精神和火一樣的熱情去充分調動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把工作做好的同時,絕不忘記自身修養的錘煉和品德的積蓄,那麼,他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而且他一定會獲得物質與精神境界的雙重果實。
閱讀思考:
1.你認為能力與修養,哪個更重要?
2.如何提高自身的修養?
超越經驗,用更好更新的辦法解決問題
在工作中,我們不應被以往的經驗所束縛,而應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摸索,發現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以使問題得到更圓滿的解決。
20世紀90年代初,格蘭仕進軍上海市場的時候,人們對微波爐都很陌生,很多大商場都把它拒之門外。
格蘭仕的推銷員為此一籌莫展。陳曙明帶領大家跟商場的人員軟磨硬泡,終於有一家商場同意給他一個櫃台,但是期限隻有三天,銷不出去,他們必須撤櫃。
櫃台的問題算是解決了,但一個新的問題又來了,商場的售貨員沒有幾個懂微波爐的,他們不知道如何向顧客介紹產品的使用方法,推銷成了一個難題。
經過一番思量,陳曙明決定自己帶領業務員上陣。第一天,陳曙明拎著雞塊親自站到了櫃台前,其他業務員四下招攬顧客。
陳曙明一邊與顧客分享著烤雞塊,一邊向顧客展示微波爐的作用,普及微波爐的知識。可是一天下來,觀看的人很多,買的人卻很少。
第二天情況依然如故。經過一夜的思考,陳曙明想到了上海人是喜歡時髦的東西,但是他們過日子非常精打細算,因此實惠才是第一位的。於是,第三天他拿著米和水上陣了。開始介紹使用微波爐比使用煤氣爐節省錢。
這時,有位女顧客走上前半信半疑地問:“真的嗎?”
“那還假得了。”說完之後,陳曙明就為她演示起來。
女顧客終於信服了,決定要買,但是她沒有帶錢。陳曙明靈機一動,立刻讓業務員叫了一輛的士,把微波爐送貨上門。
很快,這種創新的銷售方式在上海大獲成功,格蘭仕開始在其他的城市迅速“複製”這種銷售方式,很快在全國的市場中占領了有利的位置。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思考一下:一種全新的產品,隻讓進商場三天,賣不出去就撤櫃。
恐怕一般的員工一看到這個條件,就會打道回府了。因為按著常規的方式,三天連培訓營業員的時間都不夠。
但是陳曙明並沒有絕望,既然按著常規走不行,就換一種全新的、更為可行的方式,成功不就變得簡單了嗎?作為一名敬業的員工,你應該知道:創新是企業進步的客觀要求,你不妨變換一下你做事的方法,就有可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工作中,一個不拘泥於固有的觀念、思想活躍的人常能產生一些新想法,並能以此創造新局麵。他對人對事總是抱有一種創造性的態度,能夠用新的、與眾不同的方法來完成任務、解決問題。
現代科技的特點是專業分工越來越細,而具有廣博的知識,能利用綜合性學術觀點來解決問題的人卻越來越少。雖然專業麵越小越有利於使研究深化,但隨之而產生的另一個問題是由於視野狹窄而使創造力大受影響。深度和廣度看上去是矛盾的,但在實際中卻是相互促進的。專業知識過於集中,就不容易看到科學發展的廣闊前景,也容易忽視一些有啟發意義的重要情報,因而難以實現創造性的飛躍。
作為一名職場的員工,你必須在一定的時候超越經驗和專業知識去考慮問題,從而才能獲得一個創新的思維去解決問題。
在公司裏,還一些人總是抱怨手中的資源太少,無法做成大事,而敬業的創新型員工根本不看資源的多少,而是凡事都講創造。
安德烈·雪鐵龍就是一個善用創新思維的天才。
安德烈·雪鐵龍是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的創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36歲的雪鐵龍應征入伍,被任命為炮兵少尉。
當時,在前線法軍出現了炮彈短缺的局麵。雪鐵龍提出要建造一座日產2萬發炮彈的工廠,這個建議很快獲得了批準。
可是在那個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想要日產2萬發炮彈談何容易,所有的精壯勞動力都應征到前線去作戰了,哪裏還有人來造炮彈呢?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沒有勞動力是個很難突破的條件製約,可是雪鐵龍創新性地雇傭婦女工作。在當時,人們對婦女普遍抱有偏見,認為她們根本幹不了什麼大事,在家縫縫補補還可以,怎麼能去造炮彈呢?
可是雪鐵龍不顧別人的反對,開始利用這一別人根本不會想到的資源。事實證明,女子並不輸於男子,從開始試生產到正式生產的短短幾個月中,炮彈日產量就由1萬發上升到了5.5萬發。
而雪鐵龍的創新性還不止於此。在戰後,他向眾人誇下海口:“以後要每天生產100輛汽車!”
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大家認為這個人簡直是瘋了。
雪鐵龍是認真的,但他也確實看到了存在的問題。麵對自己經驗不足、戰後人們的購買力低下等條件的限製,他構思了一係列的創意。
他首先聘請了一位汽車高級工程師作為他的幫手,而麵對人們購買力低下的狀況,他專門走“低價”路線,生產耗油量小的汽車。這不僅降低了成本,也讓更多的人能夠買得起汽車。與此同時,雪鐵龍汽車公司也正式掛牌成立。
在對公司和產品的宣傳方麵,雪鐵龍也是在有限的資源中想出了巧妙的創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所有公路上的交通標誌幾乎被損壞。雪鐵龍決定以公司的名義向法國政府提供各式路標並設立在全法國的公路上,這不僅幫助法國政府解決了交通管理上的難題,這些路標也成了雪鐵龍公司的宣傳廣告。
這樣一路走來,雪鐵龍用自己的創意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成為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公司。
雖然條件有限,但人的創意是無窮的,它可以帶領我們跳出所有的條條框框,用最好、最新的辦法解決問題,從而把事情做到最好。
閱讀思考:
1.讀了陳曙明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在工作中,你是依照經驗辦事,還是努力思考更好的解決辦法?
養成高效工作的好習慣
無論做什麼事,如果我們能摒棄壞習慣,使之達到至善至美的結果,這樣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也能樹立起一個高尚的人格。
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但要取得卓越不隻是單一舉動,而是靠良好的習慣。觀念是態度與行為的根本,觀念決定行動,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使然。一旦我們在工作中養成了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的好習慣,有不服輸的心性,把困難當機遇。那麼我們就能超越失敗,戰勝消極,不被自己打倒。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裏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又問:“在幼兒園裏學到了什麼呢?”
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它具有一貫性。它通過不斷重複,使人們的行為呈現出難以改變的特定的傾向。就像一句古老的箴言:“習慣就像一根繩索。每天我們都織進一根絲線,它就會逐漸變得非常堅固,無法斷裂,把我們牢牢固定住。”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壞習慣,比如粗心大意、馬虎輕率、遇事拖延、吹毛求疵,等等,可以讓我們丟掉工作,甚至讓我們身敗名裂。
露絲已經工作很多年了,好不容易升到了部門經理的位置。當然她的能力、資曆都算得上實至名歸,夠資格擔任這個職務、拿這份薪水了。她的工作能力、人際關係老板也十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