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敬業:通行職場的“綠卡”(3 / 3)

 對一部分人來說,他們不敬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這種員工必須擺正心態,懂得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或不感興趣的事情,並努力做到最好,這才是他們晉升的唯一途徑。如果在工作崗位上僅憑自己的興趣幹活,對老板交代的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做或應付,那你遲早會栽跟頭的。楊林的經曆就是這方麵的一個典型例子:

楊林,某名牌大學中文係畢業,分配到一家出版社工作。他一心想幹一番大事業,可一開始,領導隻分配他校對文稿,這也是有意鍛煉他的耐心與毅力,可是他卻認為是大材小用,終日提不起精神,對工作毫不認真,經他校對的文稿錯誤百出。領導認為,連文稿都校對不好,還能幹什麼重要的工作呢?於是楊林被辭退了。

對於追求晉升的員工來說,辦好一些“小事”,本身就是磨煉和培養。在一個公司中,工作隻有分工的不同,沒有大小之分。有時候,一些看起來不值一提的小事,如果辦不好,往往會釀成大錯,影響大局。例如接電話、發傳真、打印文件、傳遞信息等,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工作態度,往往會造成嚴重的損失。部隊裏曾發生過把“待命”說成“帶餅”的笑話,結果全連炊事班烙了幾百張大餅,像這樣的下屬是很難得到晉升的。

 因此,當你選擇了一個企業,就應該珍惜這個機會,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你總是敷衍、應付工作,甚至朝三暮四,不停地跳槽,那你是很難有成就的。

劉平是一個畢業於知名大學的年輕人,他才華出眾,很自信,誌向也很高,但是比較浮躁,受不得半點委屈,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一走了之。他認為反正自己很能幹,到哪裏都能找到飯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就這樣,工作3年多了,他換了七八家公司,每家最多待七八個月,少則一個月不到就走人。而與他同時畢業的同學中,那些跳槽比較少的大多已經是骨幹員工,有的已擔任部門經理,而劉平卻還在不斷地被“試用”。

 一次,劉平在離職後碰到一個老同學李成,李成的才華不如劉平,在大學裏一直是劉平的“小弟”,很佩服劉平。因為自信心不是很強,所以李成對工作兢兢業業,不敢輕易跳槽,到一家公司工作以來一直沒有變動。由於他工作勤懇認真,受到老板的器重,目前已經是公司的部門經理了。

 得知李成主管的部門正在招聘新員工,而且與自己的興趣對口,劉平帶著一顆疲憊的心,舍下麵子向老同學提出要到他主管的部門去,原以為李成會“受寵若驚”地熱情歡迎,誰知李成竟一口拒絕,理由很簡單:“我們的廟太小,養不起你這個大方丈。”

不能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工作,怎麼能稱得上對企業盡職盡責呢?這樣的人,即使是個傑出人才,也難以得到更大的舞台,企業對他也隻能是敬而遠之。

 今天的領導者們日益清楚地意識到,員工的敬業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價值。這是企業製勝的精神支柱,是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巋然不動的姿態的堅實根基。因為他們相信:一個敬業的員工是很容易獲得成功的,因為別人願意和他合作,他會讓人放心,他值得別人信任。

閱讀思考:

1.你對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是什麼態度?

2.你是否因為不敬業而失去了一些寶貴的晉升機會?

讓敬業成就你的靈魂

對於一名優秀的員工來說,即使沒有什麼標誌或誰在耳邊不時提醒,“敬業”早已是鐫刻在他靈魂深處的精美的圖騰。

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事業能興旺發達。這樣,就自然而然地需要一個、幾個乃至一批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下屬,需要一些具有強烈敬業精神的優秀員工。

從這一點說,敬業的員工,是老板最倚重的員工,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員工。如果你的能力一般,敬業可以讓你走向優秀;如果你十分優秀,敬業會將你帶向更成功的領域。

在來到現在所在公司工作之前,道格拉斯曾經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學習和研究怎樣使本公司賺錢、用最便宜的價錢把貨物買進。他在采購部門找到一個職位後,就非常勤奮而刻苦地工作,千方百計設法找到供貨最便宜的供應商,買進上百種公司急需的貨物。

道格拉斯所幹的采購工作也許並不需要特別的專業技術知識(其他部門提出需要買什麼,然後他隻要決定到哪兒買就行了),但他兢兢業業地為公司工作,節省了許多資金,這些成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在他29歲那年,也就是他被指定采購公司定期使用的約1/3的產品的第一年,他為公司節省的資金已超過80萬美元。公司的副總經理知道了這件事後,馬上就加了道格拉斯的薪水。道格拉斯在工作上的刻苦努力,博得了高級主管的賞識,使他在36歲時成為這家公司的副總裁,年薪超過10萬美元。

 道格拉斯的這種對待工作狂熱的激情和姿態,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但在很多情況下,他的敬業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效仿的。假若一個公司老板的周圍缺乏實幹敬業者,而你恰恰又是具有強烈的實幹敬業精神的人,你自然能得到重視,受到重用,得到提拔。

對一個團體來說,其成員的敬業表現和水準決定了這個團體的競爭力。如果一個團體的成員普遍缺乏敬業精神,那麼這個團隊的工作質量就隻能處於低劣的水平,無論戰略多麼正確和高明,也無濟於事。

對一個企業來說,敬業的人越多、敬業精神越強,工作效率就越高,競爭力就越強,潛力就越大,發展就越迅速。

台灣資策會的全稱是台灣資訊產業策進會,是一家公有性質的、以促進台灣資訊產業發展為目標的研究開發機構。這裏的從業人員主要從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

在一次對資策會的訪問中,訪問的時間被安排在下午6點半。等采訪者進去的時候,發現整個大樓燈火通明,透過每一間辦公室的玻璃隔牆,采訪者發現,員工們都在聚精會神地工作,似乎沒有誰準備“提前”下班。

采訪者不禁驚詫:“你們這裏的上下班時間是不是同其他單位不一樣?”接待他們的副總說:“不!完全一樣,其實早該下班了。也不是因為你們來就故意表現出這樣子的,他們已經習慣於把一天的目標徹底完成再離開辦公室,而各自製訂的目標都是滿負荷的。因此,你很難看到他們在晚上9點鍾以前離開辦公室。”

“那麼,是不是早上要來得遲一些呢?”

“不會的,來晚了會沒有泊車位,反而更麻煩。”

那麼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支撐他們如此奮發呢?通過與那裏員工的簡單訪談,采訪者了解到:這大概是從事計算機程序設計工作者始終存在的一種追求完美的心態,每一個人都試圖把自己設計的程序更加合理化,試圖使自己設計的程序更加有效率。當這個過程成為大家工作的常態時,誰也不認為每天多工作幾個小時就吃虧了,反而覺得上下班高峰時段在路上塞車才是寶貴時間的最大浪費。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台灣的計算機產業在最近的十多年來為什麼如此發達,並在世界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同那裏的員工將敬業變成常態的工作特點是分不開的,與他們的敬業精神是分不開的。

這也進一步說明,敬業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員工敬業程度高的企業,員工對公司高度認可,發自內心地認同企業恪守的價值觀和社會觀,認同企業為實現其價值觀所設定的目標、流程、架構和管理,並願意主動全身心地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

有這麼一個故事:

佛堂裏的大理石地麵有一天抬起頭來對佛像說:我們原本來自同一塊石頭,可現在我躺在這裏,你卻高高在上受人膜拜,這有些太不公道吧。佛像說:是的,雖然我們來自深山裏的同一塊石頭,但是你知道我站在這個位置之前經受了多少時間、多少次的打磨啊!而你隻是經曆了簡單的加工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作為企業的員工,當長期的程序化的慣性工作使我們產生懈怠的時候,不敬業就有可能像蛀蟲一樣開始吞噬我們的職業神經,導致我們產生一種厭棄工作的習慣。所以,無論是企業老板還是員工,都要以敬業的心態去克服困難,成就一番事業。

或許,你對所在公司醒目位置上懸掛著的“敬業”二字都已經熟悉得有些麻木了,但你千萬別在思想上真正有麻木的感覺,無論你是老板還是員工。敬業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絕對算得上是支撐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堅強柱石。

而對於一名優秀的員工來說,即使沒有什麼標誌或誰在耳邊不時提醒,“敬業”早已是鐫刻在他靈魂深處的精美的圖騰。

閱讀思考:

1.在你的靈魂深處是否也已經刻上了“敬業”二字呢?

2.你是如何看待員工敬業度與企業競爭力之間的關係的?

本章要義

·敬業是立業的前提和基礎。

·把工作看成是在為自己打工的人,是企業當中所有敬業員工必備的品質。

·老板最欣賞那些具有實幹敬業精神的員工。

·在工作中,敬業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你放棄了敬業,那你將失去更多的機遇。

·無論是企業老板還是員工,都要以敬業的心態去克服困難,成就一番事業。

心得體會

讀了本章內容,你有何感想和體會?不妨把它們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