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敬業:通行職場的“綠卡”
成功源於敬業
無論你選擇任何工作,成功的基礎都是你的敬業態度。一個人的敬業度決定了他在職業上的成就。
《普賴爾報告》曾經對美國排名前200位的企業總裁進行調查,問卷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碰到過的成功人士當中,以下哪個方麵是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
·人際關係
·決心
·敬業
·知識
·運氣好
有40%的受訪者選擇“敬業”,選擇“決心”的有38%,兩者合起來占到了78%。曾經有人問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愛迪生回答說:“我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會持續不斷地努力,投注無數的精力和體力而不感覺疲倦,這就是我成功的秘訣。”
由此我們看到,這些傑出人士成功的秘訣就是敬業。
20世紀50年代初,有一位叫柯林的年輕人,每天很早就來到卡車公司聯合會大樓找零工做。不久,一家可樂工廠需要人手去擦洗工廠車間的地板,其他人沒有一個應征的,但柯林去了。因為他知道,不管做什麼,總會有人注意的!所以他打定主意,要做最好的抹地工人。
有一次,有人打碎了50箱汽水,弄得滿地都是黏糊糊的泡沫。他很生氣,但還是耐著性子抹幹淨地板。
第二年他被調往裝瓶部,第三年升為副工頭。
他從這次經曆中學到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一切工作都是光榮的。”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永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因為有眼睛在注視著你。”
許多年以後,全世界的目光都凝注在他的身上——美國前國務卿柯林·盧瑟·鮑威爾。
美國哈佛大學對1000名成功者的研究發現,促使這些人成功的因素中,積極、主動、努力、毅力、樂觀、信心、愛心、責任心……這些態度因素占到了80%左右。由此可見,無論你選擇任何工作,成功的基礎都是你的敬業態度。一個人的敬業度決定了他在職業上的成就。
有一個集團公司的行政總監,在他成為行政總監之前,不過是公司行政部的一名普通職員。從他進入公司那一天起,他就非常努力、敬業,總是主動承擔責任。很多工作雖然不是他分內的事,但他還是主動做得盡善盡美。他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雖然沒有人承諾給他加班費,他還是經常加班,為的是不讓工作拖到第二天。他總能提前完成主管交辦的工作,並且做得很好。
他這樣做的時候,自然也有同事嘲諷他,但他沒有在乎這些人的嘲諷,依然堅持自己的工作態度和做事原則。因為他做得多,對公司了解的層麵也越多,掌握的技能也越多,公司也就越需要他。
他的表現,部門經理看在眼裏,總經理也看在眼裏。總經理在交了一兩件事給他辦之後對他產生了信任,之後便交給他更多的任務讓他去完成,並有意讓他參與公司的一些重要會議。有同事對他說:“總經理增加你的工作,你應該要求加薪。”但他沒有要求加薪。他知道自己已經得到很多——他在很多方麵其實已經超過同部門的老員工,這種收獲絕對不是薪水所能換來的。
總經理給他增加任務實際上是在考察和培養他。總經理早對原來的行政經理不滿,那個行政經理年齡雖不大,卻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自負傲慢又不肯承擔責任,出了問題總為自己找一大堆借口。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培養後,總經理作出決定——解聘原來的行政經理,讓這個普通的職員取而代之。人事命令一公布,整個集團為之嘩然。人們開始議論紛紛,這時總經理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這個年輕人身上有一種最寶貴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公司所需要的,且是很多員工所缺少的,那就是勤奮、敬業和忠誠。我承認他的管理能力和經驗都還欠缺,文憑也不高,但隻要有勤奮、敬業和忠誠,就什麼都學得到。我相信他一定能夠勝任行政總監的工作。”
事實證明,總經理的決定一點也沒有錯,這個年輕人隻在剛上任的一兩個月裏感到有點吃力,之後就表現出了遊刃有餘的愉快神情,因為他勤奮、敬業和忠誠。
可見,成功源於敬業。同樣,隻有擁有了敬業員工的企業才能持續發展。正如通用電氣公司的總裁傑克·韋爾奇所說:“任何一家想靠競爭取勝的公司都必須設法使每個員工敬業。”敬業的人是企業爭搶的香餑餑,員工敬業的最直接結果是企業的不斷發展。希望自己的事業興旺發達,是每個老板的願望,本著這樣的願望,他自然就會需要一個、幾個乃至一批兢兢業業、埋頭實幹的下屬。你如果具有這樣的品質,那你必然是受老板歡迎的人。而且,你的這種敬業精神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感染身邊的其他人,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你也會得到同事的歡迎,你被認可、被重用、被提拔將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敬業是立業的前提和基礎。有了敬業精神,才能有立業之誌,有立業之能,才能增立業之才。敬業精神會化苦為樂,化複雜為簡單,化躊躇為果斷。所以,在工作中,敬業會讓我們產生無窮的毅力和決心,最終達到立業的目的。
閱讀思考:
1.你認為敬業是成就個人事業的關鍵因素嗎?
2.你是如何理解“敬業”的內涵的?
為別人打工,更是為自己工作
努力工作並不僅僅有利於公司和老板,其實真正的受益者恰恰是你自己。
《聖經》上說:“你看見辛苦敬業的人麼,他必站在君王麵前,因為敬業的人才可以得救,敬業是通向天堂的通行證。”
一個隨時以公司利益為重的人,必然是個敬業的人,也是一個不光為別人打工,同時更是為了自己而努力工作的人。當你在為公司努力工作時,公司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在此便畫上了等號。
所以,要成功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一名優秀員工應以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榮耀和欣慰。
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喬·吉拉德在被問及如何成為一名好的推銷員時,他是這樣說的:“要熱愛自己的職業。”
他接著做進一步解釋:“不要把工作看成是別人強加於你的負擔,雖然是在打工,但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在為自己工作。隻要是你自己喜歡,就算你是挖地溝的,這又關別人什麼事呢?”
他也曾問過一位神情沮喪的人是做什麼的,那人回答說自己是名推銷員。吉拉德馬上告誡對方:“推銷員怎麼可能是你這樣的心態呢?如果你是醫生,那麼你的病人肯定會遭殃的。”
世界上汽車推銷商的平均銷售記錄是每周賣出7輛,而吉拉德平均每天賣出6輛。
1963年,25歲的吉拉德所做的建築生意失敗,令他身背巨額債務,幾乎走投無路。後來他隻有改行去賣汽車。開始時他並沒有把推銷員這份工作放在眼裏,隻是將之當做養家糊口的一種手段。
當他第一天經過努力賣掉了一輛汽車後,他內心的想法完全改變了。他撣撣身上的灰塵,信心百倍地對自己說:“就這樣,好好地幹,你一定會東山再起的!”
從此以後,吉拉德把心思全用在了工作上,用廢寢忘食一詞來形容他對工作的態度一點不為過。一次,妻子打來電話,說他們的小兒子已住進了醫院,讓他趕快過去。當吉拉德匆忙換下工作服準備離開時,一位顧客找上門來,說剛買的汽車刹車不好使,要求他盡快給調一下。吉拉德二話沒說,立即又換上工作服鑽進了車底,一幹就是幾個小時。當他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到醫院時,妻子已經摟著兒子進入夢鄉了。他沒有驚動他們母子,在病房的牆角蹲了一夜,第二天又早早地去上班了。
就在吉拉德一個月沒有賣出一輛汽車時,他也沒有失望,多年的經驗和教訓告訴他,所有的工作都會有難度,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一遇到問題就縮頭退讓,或者一次接一次地跳槽,情況有可能會越來越糟。
他常把對待工作的態度形容成一個人種下一棵樹,從種下去開始,隻要你精心嗬護,傾注你的熱情,該澆水時澆水,該剪枝時剪枝,到它慢慢長大時,就會給你回報。
作為一名汽車推銷員的吉拉德,目前種下的樹苗已長成參天大樹,給他帶來了無窮的財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受過良好教育、才華橫溢的“窮人”,他們在公司裏長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自我反省,養成了一種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評的惡習。他們根本無法自發地做任何事,隻有在被迫和受監督的情況下才能,被動地工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還沒有悟透一個道理:努力工作並不僅僅有利於公司和老板,其實真正的受益者恰恰是自己。
無論你從事的是什麼職業,也無論你現在身居何方,都不要認為自己僅僅是在為老板工作。如果你認為自己努力工作的最終受益者是老板,那麼你就犯了一個大錯誤。
一名員工工作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提升自我的過程。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完善自我,則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會掉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更確切地說,你就不能為公司創造價值。不能給老板帶來效益的員工在公司裏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如果你能夠認識到,我是在為我自己工作,那麼你將會發現工作中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是無法衡量的,最終受益者是你自己。
把工作看成是在為自己打工的人,是企業當中所有敬業員工必備的品質,這種人永遠也不用擔心會失業。
閱讀思考:
1.喬·吉拉德的成功故事帶給你什麼啟示?
2.你是在為自己工作嗎?
敬業讓你出類拔萃
隻有敬業,才能讓你在自己的工作中出類拔萃,既能夠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為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又能夠把現在的工作做得更好,贏得老板的青睞,得到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