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脾腎陽虛泄瀉大鼠模型造模方法研究(2 / 3)

造模Ⅰ方法(氫化可的鬆+番瀉葉):按10mL·kg-1劑量臀部皮下注射氫化可的鬆2周致腎陽虛,從第3周開始灌胃冰番瀉葉2周致脾陽虛瀉下。造模周期共4周。

造模Ⅱ方法(腺嘌呤+飲食失節+勞倦過度+番瀉葉):腺嘌呤0.2g·kg-1劑量[8]灌胃4周致腎陽虛;單日、雙日交替喂飼甘藍(10g/隻)和精煉豬油(2mL/隻)致飲食失節,附以每日下午遊泳致勞倦過度以傷脾氣,從第3周起在之前造模基礎上再通過給予灌服冰番瀉葉(10mL·kg-1體重)2周達以傷脾陽,致脾陽虛瀉下。造模周期共4周。

3結果

3.1一般活動

造模Ⅰ,Ⅱ組動物均出現活動減少、反應遲鈍、弓背蜷縮、體毛枯疏、體重不同程度減輕等情況,且在造模第2周相繼出現軟稀便等明顯腎陽虛症狀[9],第3周出現溏泄,且部分大鼠有不同程度的脫肛、腹部腫脹的情況。造模Ⅰ組動物從第2周開始注射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潰爛;造模Ⅱ組動物從第3周起出現明顯的掉毛情況。空白組動物則無異常表現。造模Ⅰ組和造模Ⅱ組在造模過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死亡情況,造模Ⅰ組的死亡率為15%,造模Ⅱ組的死亡率為30%。

3.2腹瀉指數

從第3周開始,每3d觀察1次各組動物的腹瀉情況,參照《藥理實驗方法學》(第3版)[10]中腹瀉評級標準計算各組的腹瀉指數。計算公式為:腹瀉指數=稀便率×稀便級。其中稀便率為每隻動物所排稀便數與總便數之比;稀便級表示稀便的程度,以稀便汙染濾紙形成汙跡麵積的大小分為4級,即汙染直徑≤1cm為1級;1~1.9cm為2級;2~3cm為3級;>;3cm為4級。經過實驗腹瀉指數結果顯示造模Ⅰ,Ⅱ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瀉,且從造模第21天起,Ⅱ組的腹瀉情況比Ⅰ組更為嚴重,其腹瀉指數有顯著性差異(P

3.3尿D-木糖排泄率

造模2周後,每3d收集1次大鼠尿液(共5次),每次收集尿液前,大鼠禁食不禁水12h,再給予3%D-木糖溶液以灌胃(4mL/隻),放入代謝籠中,收集5h尿液並計尿總量,參照文獻中尿D-木糖尿D-木糖排泄率=[(標準曲線所計算D-木糖溶液質量濃度(g·L-1)×尿總量(mL)×尿液稀釋倍數)/灌胃木糖量(mL)]×100%

實驗結果顯示:與正常組比較,造模Ⅰ,Ⅱ組大鼠的尿D-木糖排泄率在15~27d均明顯下降(P

3.4NOS/cGMP信號傳導係統

造模周期4周結束後,於大鼠眼眶後靜脈叢取血2mL,靜置30min後,3000r·min-1離心10min,取上層血清,分別按一氧化氮合酶(NOS)測試盒說明書和大鼠環磷酸鳥苷(cGMP)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操作。造模Ⅰ,Ⅱ組大鼠血清中的NOS活性和cGMP含量與正常組相比均有顯著增高(P

3.5髒器指數和病理組織學檢查

3.5.1髒器指數在造模4周結束後,處死大鼠,快速剖腹取髒器,將腎、脾、睾丸、腎上腺、胸腺等髒器精密稱重,計算髒器係數(髒器係數=髒器質量/體重×100%),發現與正常組相比,造模Ⅰ,Ⅱ組大鼠各髒器指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差異尤以造模Ⅱ組更為顯著(P

3.5.2病理組織學檢查在4周造模結束後,將大鼠處死,快速取出腎、脾、睾丸等髒器,以生理鹽水衝洗,肉眼觀察後置10%甲醛固定,酒精逐級脫水,常規石蠟包埋,切片,以蘇木精-伊紅染色並在顯微鏡下觀察。肉眼觀察:正常組大鼠各髒器表麵光滑,顏色鮮紅,質地柔軟,大小適中;造模Ⅰ,Ⅱ組大鼠腎髒體積較正常組相比明顯增大,且造模Ⅱ組腎髒表麵明顯凹凸不平,顏色灰白,質地較硬,脾髒顏色較正常組深,其他髒器與正常組相比,肉眼未觀察到明顯病變。光鏡觀察:造模Ⅰ組的脾髒、睾丸、腎上腺和胸腺與正常組相比,沒有明顯差異。造模Ⅱ組脾髒白髓輕度萎縮;胸腺萎縮,胸腺細胞減少,可見炎細胞浸潤;睾丸精曲小管部分退化變性,睾丸生精小管中生精細胞排列紊亂、細胞疏鬆、上皮變薄,精曲小管之間的結締組織增多,間質細胞數量亦明顯減少,管腔內生殖上皮變薄,精子數目明顯減少;腎上腺髓質細胞溶解壞死,被脂肪細胞取代。造模Ⅰ組和Ⅱ組實驗動物的腎髒均有較明顯的病變,故對主要靶向器官——腎組織進行分級評分[12]。

通過比較發現造模Ⅰ組腎髒有間質性腎炎,主要為+級病變;造模Ⅱ主要為級病變,主要統計情況,病理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