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人生之一:享樂人生十觀點5-2(3 / 3)

*忘掉過去

過去,已經永遠地逝去了,不會對你構成任何現實的幫助,就像我們用過的手紙,長久地沉迷於它,是毫無意義的。

美國著名的社會教育學家拿破侖?希爾說過這樣一段話,來告誡那些沉緬於過去的年輕人。他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有好多東西是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巨大的烙印和美好的回憶。然而在那些古老的日子裏,我們總是用一個大木桶洗澡,用的是在燒炭或燒煤的爐子上加熱的熱水。在那些古老的美好歲月裏,我們的洗澡水就是在我們之前洗澡的人所留下來的同一桶熱水。如果在你之前洗澡的是你的叔叔--一位養豬的人,那麼,你的身體會留下一身汙垢,愈洗愈髒。在那些美好的古老歲月裏,流行小兒麻痹、白喉以及猩紅熱、麻疹等可怕的疾病。那時候的人們就不曾聽說過沙克疫苗這種東西。在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期,在酷熱的夏季裏,我們竟然不敢到社區遊泳池遊泳,或是去電影院,因為我們擔心會感染上小兒麻痹症,以致半身不遂、殘廢甚至死亡。"

拿破侖?希爾這段話,就形象地說明了,昨天也並不是那麼美好的,對於社會中的人民、個人的成功來講,回憶昨天隻能處於癱瘓狀態。

*分清目標的主次

一天的事情有很多,有些是迫在眉睫的,而有一些是可以暫緩一緩的,也就是說事有輕重緩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就會根據自己的目標,把自己一天中要做的事,分出一個等級來,然後才能有條不紊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幹下去。

許多成功人士都是這樣。牛頓,是物理學上經典力學的創始人,在牛頓早期,為了事業他不顧一切。有一次約了朋友吃飯,可是忽然間又想起了實驗中的某個事情,馬上跑到實驗室去,沉浸在物理的海洋中。等他想起吃飯而跑回餐廳時,發覺朋友因等不著他已經吃過了,他望著剩下的飯菜,還恍然大悟地說:"原來我們已經吃過了,我還以為我沒有吃呢!"

這就是一個具有明確目標的人為了事業而發生的可笑卻值得深思的事情。

*現代化與心理健康

現代化的過程既是經濟發展、生活環境變化的過程,更是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模式變革的過程,是民族文化、國民性格、人格精神變遷的過程。然而,往往由於這種改變過多、過快、過猛,致使相當多的人一時難以適應這種轉變,感到不適應,感到迷惘、困惑。

人口膨脹,交通擁擠,住房狹窄,空氣汙染,社會人際關係緊張,社會階層複雜多變等等,構成了不良的心理應激,麵對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聳入雲霄的摩天大樓,到處可見的電氣化、自動化、機械化設備,人們會不時湧起孤獨、渺小、無力、自卑、冷漠、茫然之感;麵對人們自己所創造的物體,人們感到若有所失,現代化改變了人際交往的方式,修改了人際關係的準則。它一方麵使天涯如咫尺;另一方麵又使咫尺如天涯;現代化社會的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從而加重了人們的心理負荷,而觀念的多元和多變,使人失去了穩定感,變得難以認同,無所適從。所有這一切,都容易使人陷入焦慮、不安、壓抑、苦悶中,從而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

這些新的問題,迫使現代化在經營自己的家園,計劃自己的人生的時候,抽出時間"安頓"好自己的心靈。甚至可以說,隨著現代化潮流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心理問題將更多,因此,越是現代化,就越要保護自己的心靈!*"捍衛心靈"行動

現代化是人類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人類不希望也不可能把現代化社會拉回到傳統的社會中去。人類麵臨現代社會的嚴峻挑戰。惟一的辦法是必須著力去解決自己麵對的問題,而且人類麵對這些變化的處理和解決的最終答案,隻有從每一個活生生的人--作為具有獨特性的有創造力的和生長著的人類自身才能找到。

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其巨著《大趨勢》中指出:"我們必須學會把技術的物質奇跡和人性的心理需要平衡起來。""我們周圍的高技術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當今世界教育現代化的主導觀念與實踐課題之一已經是教育的"人性化"的觀念。人性化的教育是在教育的內容高度學術化,教學手段技術化的背景下,突出強調人的心靈和人格的全麵發展。它不僅僅注重培養人的知識、思維、理解、技能,即不僅僅注重學生知識的係統性這一認識側麵,而且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興趣、態度、需要、信念、自我決斷這些心理方麵的技能。

*真正地思考和行動

有些突出的神情,語氣,舉止往往具有十分驚人的力量,像潛能學家金恩博士、羅斯福就都擁有這種能力。如果你能模仿他們獨特的生理狀態,你就能跟他們一樣啟動自己腦中最有力量的那一部分,使你能像他們一樣處理事情,由於呼吸,舉止,語氣是產生相同狀態所不可少的生理狀態,所以看電影及錄像帶比看照片更為理想。隻要你能盡量學得相近,你就能和他們有相同的感受。

你希望立刻啟動你深藏在內心的神奇力量嗎?那麼就請你下意識地去模仿那些受你尊敬且推崇之人的生理狀態吧!你將能產

生和他們相同的心態,並且可能取得相同的成就。當然你是不可能去模仿沮喪之人的生理狀態的,你要模仿的是有能力、有幹勁的人,因為從對他們的模仿中,你可以開啟你從未使用過腦力,發揮你的潛能,讓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選擇。

*經常疏通你的思想

別忘了,我們必須每日清除心裏的莠草。要常常懷抱樂觀,如果你光看生命中的灰暗麵,強調各種可能的困難,那你就把自己置於會滋生上述現象的心態中。別忘了,行為是心態的反映,心態是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的結果,而此兩者都是你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的。記住,我們永遠具有選擇儲憶方式的權力,如果你認為愛人欺騙了你,很快地你就發現自己處於憤怒的心態中,可是你並未把握真憑實據,隻不過憑空猜想,所以當對方回了家,你是既懷疑又生氣,請問在這種心態下:你會怎樣對待他(她)?八成不會太好。也許你會咕咕噥噥或怒斥他(她),或者心存不悅,日後再謀報複。

別忘了,你所愛的人或許根本就沒做什麼,但是你這種猜疑心態,卻極有可能就此把他(她)推到別人的懷抱裏。如果你嫉妒,那是你產生的心態,你可以改變這種不良的畫像,把它想成所愛的人因加班工作而無法趕回來,那麼,這個新的臆想過程就能把你置於相信對方工作一完就會趕回家的心態,而你對他(她)的態度會讓他(她)歸心似箭,更急於和你廝守一塊,也有可能你的愛人正是如你所想的,那麼你又何為浪費心思瞎猜呢?通常,你所猜疑的是子虛烏有,並且因此造成的痛苦卻傷害了雙方,何苦來哉?還是盡快清除無用的消極雜草,回到積極的心態中來吧。